周永不服道:“我有护院呀!他们都能任你差遣。”</p>
李羡解释道:“护院只能防贼,却不能抓贼,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若护院能解决问题,还需县衙做什么”</p>
“这……”周永顿了顿,一时间无言以对。</p>
“要不我每月给你二十两”</p>
李羡撇撇嘴:“周先生,这真不是银子的事儿,您听我一句劝,若想让盗贼消失,光靠抓是不行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p>
周永不禁问道:“那根本问题是什么”</p>
“是穷,没有人天生就是盗贼,盗贼之所以成为盗贼,都是生活所迫,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百姓变富,只有他们富了,盗贼才会消失。”</p>
周永冷笑一声:“让大家都富起来,说的容易,哪有那么简单!”</p>
李羡嘴角一扬,接着说道:“要我看,这事不难,大人刚刚说了,修筑河堤的工程就剩三十里了,若您能出一笔捐输,水患可治!秋后百姓丰收,这不就富了吗”</p>
周永:“……”</p>
这咋又转回来了。</p>
这小典史,甚是机灵!</p>
“周先生,您可以想想,若是百姓们不在遭受水患之苦,那每年就能攒下不少银子,他们有了银子,便会去买你们的货品,农民商人本是一家,息息相关,双方互惠互利,您说是吧周先生”李羡再次补充道。</p>
周永:“……”</p>
不得不说,李羡说的有理,一千五百两,对于他们这十户商户来说不是难事,周永只是觉得自己若是这么轻易就交了捐输,也太亏了些。</p>
李羡见周永还在犹豫,不禁看向刘能,想让他再补充两句。</p>
毕竟这个周永在十位富商里威望最高,若是能把他说通,剩余的富商自然就跟着捐了。</p>
“周东家,这次捐输,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你若是能带头交捐输,本县一定上报总督府,赐匾额给你!你可要知道,若非这次本县银库库银不够,这等光宗耀祖,受县民爱戴的事儿,可不是说有就有的呀!”刘能趁热打铁,再次劝道。</p>
周永苦着脸,不得不说,他动心了。</p>
身边的钱江也动心了:“请问大人,这匾额是交捐输就给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