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三郎摇头,对弟弟的倔强,也很无奈。
“好了,咱们的目的就是徐四,只要他安好,其他的,他自己会处理,咱们没必要越俎代庖。”
崔三郎一锤定音,见崔八郎还不服气,便道:“你莫忘了,临来时阿耶如何说的。”
这话一出,崔八郎立刻蔫了。
他耷拉着脑袋,跟着两位兄长回去院落。
饶州城,书吏们将所有库存清点完毕。
捏着薄薄的物资单据,徐大一个头两个大。
刘七郎果不愧与刘大郎一父所出,两人处事风格几乎如出一辙。
只不过刘大郎比刘七郎更为狠绝,拿不走便烧掉。..
徐大在屋里转了两圈,不得不再次向徐家求援。
才要去书案写信,就有官吏寻来。
徐大随后将单据压在公文下面,道:“什么事?”
官吏言道:“郎君,百姓们都聚在府衙门口,求咱们放粮呢。”
“放粮,放粮,哪还有粮,”徐大忍不住抱怨的嘀咕。
官吏偷偷抬眼,等着他下令。
徐大道:“去让方长史开最小的粮仓,以后每天发放一百石粮,先到先得。”
“这不好吧,”官吏道:“如此分粮,百姓定会引发骚乱。”
“乱了就治,”徐大打断他,道:“城里的兵都是吃干饭的?”
徐大语气极差,官吏再不敢多嘴,忙拱手退下。
徐大揉了揉额际,闭上眼缓了缓神。
确定心情平缓了,才提笔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