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福儿扫了眼缠绕在底下的藤蔓,微微的笑。
这小子还真是长大了,知道心疼媳妇了。
她进了屋里,看过各样物什,道:“周家兄弟手艺真不错,比阿姐那时的家什还要漂亮。”
王二从后面跟进来。
柳福儿道:“谢小娘子过来看过了吧?怎么样?可还满意?”
她笑意浅浅的调侃着
王二挠着后脑勺,嘿嘿的笑。
“帐幔一早都备好,只等前一天过来挂上便好,吃食和鼓乐班子你也不需张罗,常叔和孟婶都安排了,”柳福儿笑道:“我还准备了七十二抬嫁妆,这两天就搬去谢家。”
她睃了一圈,盘算着大抵都齐整了,便问:“你家里那边可有什么要请的人没有?现在去送信,也还来得及。”
”不用,“王二笑容微收,摇了摇头道:“他们都巴不得我死在外头,生怕我回去分他们的口粮呢。”
柳福儿默了默,拍拍他肩膀道:“不怕,还有阿姐和谢小娘,以后还有好些个娃儿,只要咱们过得好,就好。”
王二眼眶微红,用力点头。
门外,孙礼快步进来,道:“姑娘,崔家带来好些货船过来,谢长史的船被堵在了外头,正帮忙料理呢。”
“谢长史回来了?”
柳福儿眼睛一亮,示意王二继续忙,她随孙礼往府衙去。
还未进门,就见府衙门前熙熙攘攘,柳福儿拦住孙礼,转去后面。
从书吏等人的住所绕去府衙后堂。
安坐堂中,听着外面热闹的声音,柳福儿微微的笑。
虽说崔大郎并未表明立场,但他此举已是善意,她还是领情的。
她叫了孙礼,道:“我记得库房里有一座山石叠翠的盆景。”
她道:“你送去崔家铺子。”
孙礼迟疑了下,道:“城主,那盆景的用料是一船最好最大的,谢长史说要留着,以后能派大用场的。”
就这么送给崔家,浪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