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呀,还是你家会教孩子,这才3岁,就跟到大人跑前跑后的帮忙,看到好吃的也不馋嘴”
“嗯,小溪是个好的,他家菜园子都是小溪在打理”
“哪有哪有,都是小孩子家,禁不住夸的,来来来,都夹菜吃。”
……………………………………………
夏天,1、2点的太阳正晒呐,为了避开日头,防止中暑,所以农忙基本都是1点左右吃饭,吃完饭,近处的回家午睡会儿,远处的在主家午睡,3点左右就又出工了。
吃完午饭,大家都去午睡了,小溪帮妈妈收拾碗筷,扫地,弄完之后跟妈妈去午睡。
一觉睡醒后,小溪发现身边只有弟弟还在呼呼大睡,就起床去找妈妈了,妈妈这会儿不知道在干嘛。
出了门,果然在院子里看见妈妈了,正一个人推磨,磨豆浆呐。
“妈妈,我来帮你。”说完小溪噔噔的跑过去,往磨盘上的洞里一小勺一小勺的倒泡涨了的黄豆。
小溪她们这儿磨黄豆浆、花生浆、玉米浆等都用这种下面用石块堆成,很稳,上面用上下两块大约直径80公分,厚30公分的圆石板组成,两块石板接触的那一面,被凿成一个一个的浅槽,增加摩擦力的。石磨大约一米左右的高度,在成人的腰部,别着一根木棍,一头别在石磨上面的那块石板上,一头别在腰上,一个人就能推着走。下面那块石板会突出来一圈,是特意弄得槽,然后突出来一个出口,在出口下面放只桶接着浆就可以了。
还有一种石磨,比这个大不少,用来磨粉之类的东西,这种石磨比较沉,得用牲口来推。小溪他们村只有牛,没有驴和骡子这类负重的牲口,附近唯一的一匹马还是乡上一个兽医家养的。
“妈妈,干嘛这么早就磨豆浆了。”
“不早了,4点多了,再一个多小时他们就回来了,上午栽了一大半,下午就快了。我们得快点呀。”
“嗯。”
两母女合力,差不多十来分钟就把豆子给磨了,剩下的是要把石磨打扫干净。
“你弟弟呢?”
“小懒猪还在睡呐”
“那你快去叫他起来,要不晚上又没瞌睡了”
“嗯”小溪看豆浆也差不多了,就回去叫弟弟起床。
小溪重新回到石磨那里帮妈妈打扫石磨时,屁股后面跟着个迷迷糊糊的小男孩。
用清水一遍一遍地冲洗石磨,洗干净后,把个木块塞在上面两个石块中间,这样便于吹干石块里面的水。陈妈妈把豆浆提到厨房,让小溪把里面的大锅烧起后,就把锅清洗干净,把豆浆倒进去,再加一些清水一共有一满锅,把锅盖放上,加粗柴使劲烧。
在橱柜里拿出昨晚剥好的花生米,洗干净切碎放进锅里一起煮,然后舀了几碗米淘了,在锅沸腾时放进去,架柴熬煮。这个粥在小溪家这儿叫豆浆稀饭,小溪后来去北京求学,没在北京发现有这种粥,所有那几年都没吃过,甚是想念呀。
在粥好了之后,陈妈妈就用2个大铁盆把粥舀起来凉着,这样他们回来吃的时候不烫嘴,大夏天太热了。中午剩的菜太多了,大热天不能放,就把中午剩的菜都热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