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郑氏收到不少帖子,各位夫人的意图她也都清楚,想着弟弟今年十八,又考取了功名,再不成婚可就到交罚银的年纪了,便准备挑选着帖子赴宴,给弟弟相看一下适龄的姑娘,相看好了写信跟母亲商量。</p>
这日,郑氏正要跟</p>
弟弟说各家姑娘的事,就听到弟弟说:“姐,我想搬出去住。”</p>
郑氏愕然:“文彦,在这里住得好好的,怎么忽然想搬出去住”</p>
郑文彦温声说:“姐,我在侯府已经叨扰了许久,如今我已考取功名,与同僚也有往来,总不能继续住在侯府叨扰大家的。”</p>
郑氏听罢,觉得弟弟说得有道理,若弟弟的同僚来找弟弟,那就会来侯府,公爹和三叔身居要职,没准儿还会有有心人想要攀关系,就算没有攀关系,但经常出入永安侯府,总会跟人一种跟侯府交好的错觉,弟弟继续留在这里的确不好。</p>
这么想着,郑氏就同意了,又问:“那你想搬去哪儿我这一时半会儿的,也没能给你找到好去处。”</p>
郑文彦回道:“我已经找到房子,并且已经租下来了,离侯府也不远,明日我带你去瞧瞧,以后我想念姐姐,过来也方便。”</p>
郑氏又是一愣,没想到弟弟连住处都已经找好了。</p>
须臾,郑氏叮嘱道:“既然如此,那你明日亲自跟长辈们说,你在这住的这段日子,他们对你都多加照顾,你可要好好感谢他们。”</p>
郑文彦颔首:“姐放心,我会的。”</p>
郑氏想起要事,又问:“文彦,你今年十八,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考虑婚姻大事了,有不少夫人给我递了帖子,我想去给你物色个好姑娘,你觉得如何”</p>
闻言,郑文彦整个人愣住,沉默了片刻后回</p>
答:“母亲不在京城,长姐如母。”</p>
郑氏柔声说:“你放心,只有你喜欢的,姐才会告诉母亲,通知母亲来给你掌掌眼。”</p>
她说着顿了顿,转而又道:“母亲在老家那边,估计也准备给你物色好姑娘了,姐在京城给你物色的,你还能相约见个面,老家那边见面可不容易,你如今在京任职,离不开。”</p>
郑文彦颔首应声,他与江三姑娘缘分不够,但人总要往前看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