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娘让丫鬟送上同牢之食,司马睦用得乐意。他瞧着小咬一口的嫡妻,他的唇畔起一抹的笑容。
等着夫妻二人喝过合卺酒后,司马睦对于这一桩婚事,他剩下的全是满意。
就像是堂兄司马瞻在皇祖父跟前的献言。天下尊贵,莫过于皇家。所以他司马睦的嫡妻家世差一点无妨。将来做女婿的司马睦多给岳丈大人寻一些机会,让岳丈大人升一升官职就成。如此也让嫡妻体面上更好看些,更是尽一份好女婿的孝心。
毕竟岳丈升官了,岳母的诰命也是一样会提上来。司马睦这一个女婿当的,这是刚成婚,就想着给岳家准备塞一塞好处。
京都内城,司徒家。
司徒弘光刚与客人饮了酒,今个儿的喜宴,他喝得有一点多。于是暖日春风吹来时,他醉意上头。
“爹,儿扶您回屋歇一歇。”司徒佑淇一直关注着亲爹的情况。这时候,当儿子的就到孝顺的时候。
司徒弘光哪怕醉了,他还是有意识的。为着不出丑,他没拒绝儿子的好意。司徒弘光去歇一歇。这喜宴继续,司徒佑淇自然是领着弟弟,再有着朱家的堂兄弟们的帮衬,那是一一继续敬酒。
来给司徒佑淇帮衬的,自然便是朱佑禧、朱佑禄兄弟二人。
只是让司徒佑淇得失望一回,朱佑禧、朱佑禄这一对兄弟二人,那都不是能顶上的人。这不,最是半途上,朱佑禧、朱佑禄兄弟二人顶不住,这是双双先行醉了。
还是司徒佑泓、司徒佑浦兄弟二人,那是亲自送一对堂兄弟到厢房歇一歇。
这一日的喜庆,至多留在这一日。
待次日。
杜绵绵在朝食时,她瞧着满屋子的家人。她还是忍不住的说了一句,道:“不知道滢儿在宁王府如何?”
“你且宽心,三朝回门时,你再亲自问一问滢儿就是。”司徒弘光笑着回了妻子的话。
杜绵绵一听有理,她是搁下心思不再多提。
在杜绵绵担忧女儿时。
宁王府。
宁王妃主持好大儿的成婚一事后,她没哪算在京都多担搁。毕竟宁王司马桢今年还要举行北伐。那是扫荡北边的大草原。
宁藩的政务,宁王妃要替宁王多多分忧。府里府处,宁王妃是一个忙碌的人。
宁王妃不能在京都多待,她尽着高堂之责后,她就要去尽一位王府主母的责任。那宁藩的许多百姓,那宁藩治下的诸多事务,样样复杂。宁王妃此时就是安排上返程的事情。
司马睦瞧着母妃的动作。他想挽留。实在是他这一个当儿子的,跟父王、母妃相处的时间太少。
哪怕再少的相处,做儿子的还是盼着得到父王和母妃的疼爱。
“母妃,不若在京都小住一些时日。宁藩之事,父王在,便有主心骨。更何况两位弟弟如今也是成才。也能替父王分忧。倒是儿不孝,不能常在父皇和母妃的身边替长辈们尽一份心意。”司马睦眼中有失落。这不是假的,这是真的。
“好孩子,你的孝心,我和父王皆知。你在京都,你照顾好自个儿,照顾好我家的好儿媳,母妃心头就更踏实。至于你父王那儿,你父王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他的儿子,自然要如其父。睦儿,不可小儿女心态。你将来可是宁藩的新主。”宁王妃劝一回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