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借此摸鱼,高长松也没那么躺平,四分之一半决赛的舞台,他隐隐有些想法。
咱这毕竟是武道会,跳个《踏歌》虽贴合百姓生活,却少了一丝锐气,正好,因大安娱乐业发达,很多舞蹈都迎合观众,有商业气息,舞蹈中融入了不少杂技、武术技巧。
譬如《剑舞》,就应运而生了。
他心中的no.1就是大型剑舞。
下午,高长松先带着钟离珺跟王莺莺碰面。
王莺莺年纪也不大,可这年头,三十岁就半老徐娘了,她分明还在青春年华,却不得不转职成藏于幕后的舞者,当然,她自己是很满意的。
她跟高长松她们约在一家水茶坊,是她姐妹经营的。
水茶坊设在一处清幽的街坊,门前车马稀,这气氛恐怕是刻意营造的。
走进白墙围档起的院落,先映入眼帘的是茂盛的竹林,脚下一排青石板路,通向隐藏在竹篱笆后的院舍。
高长松“哇”了一声道:“很有氛围感,里面怕不是什么才女大家吧?”
王莺莺比较淡定,她跟高长松唠嗑道:“是也不是,十二郎又不是不晓得,咱们大安就流行清幽寂静的风格。”
高长松说:“我看狐族、翼族都挺奔放的……”
打扮得特别花枝招展。
王莺莺却说:“那也要看风格,翼族也有穿着素净,喜好清雅的。”
青瓦白墙搭建得小屋在竹林后若影若现,他终于看见了其他人,年轻的学子一身素色衫袍,从别的方向而来,看见高长松他们,还颔首作揖。
高长松注意到钟离珺一直很沉默,本着照顾他的心,扭头跟落在他身后的钟离珺道:“你看过的建筑风格都怎么样?”
钟离珺努力回想道:“都挺素净的。”
又憋回壳子里,不说话了。
高长松看他这样,干脆放慢脚步,跟钟离珺一块儿慢悠悠地走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一会儿说这里竹子很密,韵味十足,一会儿又说听见了隐隐的歌声。
钟离珺认真道:“你若喜欢,我们回去也种些竹子。”
高长松一想,真有些心动,竹子是好东西,别的不说,起码有笋可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