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在心中吐槽完,系统就自动打上补丁,奖励发放表,静静地躺在邮箱栏中。
高长松还是挺满意系统的严谨的,这样他就能计算出自己所得点数了。点开后发现,系统将发明创造分为了s、a、b、c、d、e这几个等级,此外还有s+、s-等等。
英文字母与唐代不很相配,但考虑系统的跨区域性,他们甚至有星际的基因液,如此分级就不显得奇怪了。
他回来前就想好了,反正他是以豆制品起家的,先把能做的都做一遍。
豆腐、面筋等物都要吃新鲜的,不好往外卖,目前他往外卖的最好的是辛辣豆瓣酱,胡商的队伍经过乌斯藏,只要尝过豆瓣酱的都要买。
高长松想,这跑来跑去也很烦,且豆瓣酱街上很难坨,下次他准备卖配方,一次性买断得了。
从这能看出,他做生意也是要考虑可保存性的。新鲜的固然好,却不方便被带着漂洋过海。论时间长,最好卖的是酱菜,眼下他所想可卖到唐国的,是腐乳。
腐乳在中国历史悠久,明代时书中出现了腐乳的影子。
明代有记载说,安徽黟县人喜欢吃长毛的豆腐。闻起来臭,吃着香的毛豆腐是腐乳的未成年态。
高长松的行动力很强,等回高老庄后,他就开始研究起种豆腐。
种豆腐这个词是高翠兰发明的,她执意认为豆腐长毛的过程,就像是种子发芽、开花、结果,这当然是种的。
陈子航也为此感到好奇,他博古通今,熟读经典,却没有听说过豆腐如何长毛。
高长松思考后说:“这就像是古书在经阁里藏久了要拿出来晒,潮湿的书页很容易发霉。”
陈子航一下就懂了,他掌管崇虚观内的藏经阁,每年都是晒书的主力军。不食人间烟火的陈子航发出疑惑的声音:“那真的会好吃吗?”生霉点的书绝不好闻。
高长松笃定道:“闻着臭,吃着香。”
陈子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高家的其他人对高长松有种盲目的信任,若他说好吃,就一定好吃。
高长松严格按照明代《物理小识》中发酵腐乳的方法来做,还时刻开慧眼紧盯,不规范的操作会导致食物中毒,这是他绝对不想看见的。
……
腐乳发酵得差不多时,杨晨找上门来。
杨晨是顺德楼的少东家,因虚耗作祟与高长松扯上关系。以往他来找高长松,多是为豆腐生意,否则就是找他交流道学经文的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