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刘襄直接答应,顺势登基,那当然是好,自己直接就有了从龙之功,可他心中明白,刘宜程不是个浅薄的人,他不会干出那种毛毛躁躁的蠢事。</p>
今天出言劝进,就是想占个首倡的名头,用来表表忠心,拉进一下关系,获得信任,虽然长女已经跟刘襄定亲,可岁数还没到,大婚还要再等两年。</p>
他这个外戚还没坐安稳呢,所以得有所表现。</p>
其他的属下其实也有这个心思,皇帝死了,主公顺理成章登临帝位,他们也能跟着升官晋爵,水涨船高嘛。可曹操被拒,明白的和不明白的都知道,今天不能再说这事了。</p>
主君已经开口拒接,再叽叽歪歪说个不停,那就惹人厌烦了。</p>
那就继续讨论从哪里抽调人手,统计人口,赈济灾民的问题吧。</p>
三辅体量不小,至少一两百万人,又赶上严冬,时间短、任务重,还真没什么好主意。</p>
崔奕听了半天,不耐烦的说道:“主公,干脆招入军中,用兵卒带队,咱们以前又不是没干过这事。”</p>
刘襄仔细思考,这种事以前确实在幽州干过,给流民编队,用军中士卒管辖,但那会最多也就拉起了十来万人,现在面对一两百万,行不行啊</p>
搭眼扫视了一圈,也没别的好主意了,就这么着吧,再差的办法,也比什么都不做强。</p>
军中教认字好多年了,中军和四军的士卒从军时间长,大部分兵卒已经掌握了几百个常用字,读经史写文章是不可能,记个名字、籍贯,简单的算一下几十上百人的口粮,应该没有问题。</p>
多的也不需要他们干。</p>
刘襄赈灾从来不会只搭几个粥棚,然后让饥民排队领粥,谁吃着谁没吃着完全不管,那是电视剧,或者就是做个表面的样子,根本算不上救灾。</p>
救灾没有名册,不知道人数,没人专门管理,那怎么救该拨多少粮食会不会引起哄抢谁饱着谁饿着还有中间官吏贪墨,他得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p>
“调右军与护军营,以曲为单位,分赴各县,组织灾民,以五户为一伍,两伍为一什,让他们自己推选带头之人,军中士卒按当地人数负责一伍或者一什,记录名册,分发粮食。”</p>
三辅共有县城三十七座,他派出去一万八千人,每县能有一曲五百人左右,每个兵卒大概要负责百人左右,有难度,但也只能相信他们。</p>
“各曲军侯,有调集吏员之权,但有阻碍赈灾之人,可就地斩首。”刘襄给了他们权利。</p>
乱世用重典,没权啥也干不成。</p>
“长安周边四万征西军,分做八队,负责运输粮食,但有滋扰地方者,斩首,悬挂营门三十日。”他说完看了张济、段煨一眼。</p>
吓得两人一激灵,赶紧站起身来赌咒发誓:“将军放心,我等定然约束部下,敢劫掠百姓的,把他们剁碎了喂狗。”</p>
“我记住了,希望你们能信守承诺。”刘襄眯着眼睛再次扫了他们一眼,沉声说道:“安平军不许骚扰百姓,胆敢触犯之人,不论是谁,绝不轻饶。”</p>
说完看向曹操:“任命曹操为安国将军,全权负责三辅赈灾事宜。孟德,关中这些年被破坏的太严重了,百姓困苦,急需赈济,事关重大,不可轻忽,万千黎民的性命,在你一念之间,不要让我失望。”</p>
“将军放心,吾定然殚精竭虑,救济斯民。”曹操心中得意,首倡劝进的效果,这不就来了嘛。</p>
“我不求你殚精竭虑,只求你能做到一碗水端平,我把丑话说在前头,若是只有士子吃饱而百姓饿死,我就把那些士人全族屠灭!你知道的,我杀起人来可从不手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