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小跑地闯进大殿,礼部员外郎姜丘抱着摞精挑细选的考卷回来复命。
李墨腾的一声从龙椅站起,赶忙问道:“情况怎么样?礼部那边怎么说?”
“禀陛下,此次恩科考试,礼部奉旨以治民、治灾,治水为题,令学子考生任选其一,各抒己见,高谈国策。
经三日连考。
共计收上来九千一百三十六份考卷。
经礼部各级官员审查、评定,终挑出状元、榜眼、探花各一人,进士两百三十人!”
“此乃入榜考生所答考卷,现请陛下查阅。”
郑重禀报一番,姜丘把怀中试卷交到无舌手中。
李墨静等考卷都放在自己的案桌上,紧接一篇一篇翻开查看。
且为了防止礼部官员有人徇私舞弊,鱼目混珠。
他特地将试卷分给在场的文武官员。
所有人共同审查。
刹那间。
整个大殿内的官员,聚精会神地审查试卷。
然忙碌之下。
谁也没有注意到。
本应该站在队列最前的萧严,此刻却悄悄隐匿在人群之中。
找到刚风尘仆仆来到大殿的萧忠,悄声问道:“怎么样,事情办妥了吗?”
“都办妥了!我刚看了礼部的榜单。”
“状元,榜眼,探花,三个头名全是咱们安排的人。”
“另外进士中也有五十多人。”
“且为防止万一,我特地让他们按照题目,找书背诵,而没有选择让他们带着小抄进入考场,考场的官吏再怎么仔细,他也根本查不出来。”
“就是可惜本来我安排的人都能将此次科考占满,结果有群实在太笨的,给了他们考题,我还亲自给他们找到对应的书籍,结果他们竟然蠢到连背书都背不下来。
这种傻子落榜,实属活该!”
遗憾没能将整个科考上榜的人才全安排成他们的人,萧忠悔恨摇头。
萧严摇摇头,无所谓道:“无妨,进士最多也就当个县令,拿不到大权,只要状元,榜眼,探花是咱们的人就行,对了,这次没出什么纰漏吧。
陛下现在贤明着呢,这次绝不能再像以前那般犯错了!”
“放心吧叔公,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上榜三人的考卷,是我特地花重金请京城士族大儒按照考题,写了三篇文章让他们背诵的!
那可是实打实的状元文!
就算是陛下贤明,咱这次假的外面套了一层真的外衣,他再精明,还能去真寻伪不成?”
“好!”
兴奋地攥起拳,萧严此时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的一只脚踩进权势滔天的日子里。
而龙椅之上的李墨,根本没看到下面的这一幕。
只是极其认真地审阅了考卷。
抬起头。
又与满朝文武交换了下意见。
在决定礼部给出的榜单,以及考卷的内容。
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后。
原本因为科举能不能选拔出人才忐忑的心,顿时落回到肚子里。
舒服地躺回到龙椅。
边让侍女去给他倒杯冰茶解解渴,边高兴说道:“不错!这次科举很顺利!萧严!把这些考卷,整理一下。
然后送到吏部,让他们依照录入的进士特点,安排县城当官,记住!人尽其能,物尽其用。”
“老臣遵旨。”
主动拱手来到大殿中央,萧严接下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旋即话锋一转。
期待地问道:“敢问陛下,新科状元,榜眼,探花,该安排何处官职?户部?吏部?还请陛下定夺。”
“嗯,他们三个不着急!朕等会还得殿试呢!等殿试完了,再行安排!”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