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天后,京城。
随着天气褪去暑气,渐入秋凉。
浩浩荡荡的恩科考试,终于在这一刻拉开了大幕。
九千多名从五湖四海奔赴赶来的寒门学子。
共同齐聚在考场。
整整三天三夜,他们都只能蜗居在一座临时搭建的青砖瓦舍。
一人一间。
吃喝拉撒都要在此。
里面的空间小到连伸直双腿都无法做到。
没有被褥,只有一张草席。
考生身上也只准穿一件单衣,不能带帽子。
每隔半个时辰就要接受官差的检查搜身。
这是皇帝特别要求的。
其目的,是为防止有考生作弊答题,浑水摸鱼。
而面对这种几乎严苛到了极点的考试!
在场的考生,则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他们都很清楚。
这是能够洗脱贫困,飞黄腾达最好的机会!
只要迈过去!
达官俸禄,权势滔天的梦想顷刻间便能实现。
所以没有人在乎此时的痛苦!
一个个全都神情专注地撰写考卷。
与此同时,金銮殿。
坐在龙椅上等待着考场传回来的消息,李墨此时的心情正忐忑万分。
要知道为了成功举办此次恩科。
他不惜得罪了整个大周的士族门阀。
有些士族更是居然敢放出话来。
说若是他真的要启用科举制,用科考从寒门学子中选拔官吏。
他们从今晚后,将再也不会送一人一吏,入朝为官。
除此之外。
在整顿贪腐、清除庸官之后。
大周的庙堂如今已经没有几个人了。
六部的尚书就剩下俩。
五品以上的官吏就剩下二十几个。
如果这次科考,不能从平民学子中选拔出一批有用的官员。
那他可就真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陛下莫要忧虑,刚刚老臣已经派人去礼部过问,说昨日晚上所有的考生均已经答题完毕,现在礼部正在加紧批阅试卷。
估计最迟今晚,科考就能有个结果了。”
恍惚间,或许是看到李墨心情焦虑。
杨嵩主动拱手安抚。
然他话音刚落,李墨就忍不住骂道:“考完不重要!重要是考的怎么样!考试谁不会啊,关键是要能选拔出有用的人才,要是挑出来一堆饭桶废物。
朕还不如用之前那堆庸官呢!
至少和这群寒门学子不同,那些庸官混了十几年官场。
怎么说还有点资历。”
“陛下说的是,陛下说的是。”
惶恐地倒退下来,杨嵩知道这时绝不能再多说话。
然就在这时!
“陛下!出来了!榜单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