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罡指了指天边,“至于你说的六国气运融合,这里面……的确有问题。”
李长安说道,“弟子自从迈入五品之后,就一直在思考。”
“文道的根基,在文圣榜与文昌碑,但归根结底是人间气运。”
“而人间气运的根源在哪儿?在民心。”
“如今的文道太过高高在上,而且与普通人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
“普通百姓无法觉醒文箓,便注定一辈子庸碌无为,或者只能修行武道,卖一身力气。”
“但文道明明就应该立足于民,如今却习惯了高高在上,弟子担心终究会变成无根浮萍。”
“况且武道当真不能踏足巅峰吗?”
“恐怕也不见得。”
趁着不在京城,李长安也就不再遮掩,直抒胸臆,
“若百姓们彻底抛弃文道,扎根武道,总有一天,武道就能压过文道。”
“到了那个时候,师公觉得会发生什么?那时候文道还能动用气运吗?”
“六国气运融合,弟子本以为天下六国,气运将会蒸蒸日上,但结果呢?”
“六国之间争夺气运,无所不用其极。”
“师公,您知道吗?在弟子看来,这些气运就是无根浮萍,晃荡来晃荡去,这正常吗?”
“或者更严肃的说,是不是因为人间气运的根断了,所以才这般不稳固?”
李长安指了指南方,
“弟子听说,当初弟子去赈灾过的南方三府,即便是大晋在文圣榜失利,气运也没有流失。”
“文士不去关注气运的根源,反而一直追求所谓的文道极致,弟子真担心这些飘忽不定的气运,最终反倒成为葬送文士的罪魁祸首。”
“弟子在想,先贤圣人之所以为圣,真是因为留下了圣道经文?还是因为他的经文,于人族传承有功?”
“经文也许不是最终原因,于人族有功,或许才是根本。”
一番话,不啻于惊天雷霆,在王天罡脑中隆隆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