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外头的空地人不少,几乎旁边都放着粮食,在陆正堂父子三人维持着秩序。
来收税的官差是一支六人小队,灰色长袍上从肩膀两边有暗红色条纹往下到一摆处,官差帽类似现代的厨师帽,只不过他是灰色的,上下是暗红色长条锁边,每一个人腰间上都挂着一把刀。
为首的应该是队长,面容刚毅,浓眉大眼,不苟言笑“古田村,四十八户。村长陆正堂,可有误?”他拿出册子打开念着。
陆正堂连忙上去“禀官爷,无误。”
“官爷到这边来,备了桌椅。”陆正堂领着邱来发,村民们都排着队,队伍面前有一张长桌,是给邱来发准备的。
桌上还有笔墨和茶水,十分的周到。
邱来发点点头十分的满意,只见桌边还有一个斯文俊秀的少年郎。
“这是村里的读书人,陆章程。”陆正堂连忙给邱来发介绍“章程!!”
陆章程见到这官差并没有像村民一样避而远之,惶恐害怕,他抬着双手,微微鞠躬“学生陆章程,见过邱捕头。”
邱来发绷着的冷脸缓和了些,怪不得礼数周到,原来有一个读书人在这。
“麻烦陆学子了。”邱来发是个武夫,对读书人有一定的敬畏,自然礼让三分。
看着气度,这少年郎估摸着应该学识不凡,若秋闱考上秀才,来年春闱考举人,指不定他还得高攀呢。
“许充和赖和称量,庞坨和邱四、三儿你将粮食搬板车上。”吩咐好手下的人。
“知道了,发哥。”三儿是六个人中最高大的,有一米九的个子,十分大的块头,可却十分的憨厚老实,听话的遵从邱来发的安排。
其他人也信服邱来发,并没有异议。
邱来发坐在椅子上,摊开手中的册子“叫到名字的上来交粮。”邱来发声音浑厚,
“陆顺,六亩水田,八亩旱地,稻子缴纳四百八十斤,粗粮一千零四十斤。”
陆顺是一个干瘦的汉子,领着三个儿子将粮食抬上称量器上。
“无误。”称重的两人检查粮食情况,确认重量之后,大声说道。
装车的三个人连忙将称好的粮食绑紧搬到板车上。
邱来发则在陆顺的信息上打一个圈,就叫着下一个人“陆平……”
“陆树才……”
……
就这么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大家都安静的交粮食,现场只有称重的两个官爷的声音。
“陆正光。水田六亩,旱地六亩……”
陆大海上前,陆正堂让自己的儿子去帮忙,一旁的陆章程却始终没有搭把手。
陆七的出现,仿佛是个异类一般。
主要是她后面还牵着三个一跳一跳的人,捆成只剩下一个脑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