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将大拇指放在驳壳枪的保险之上,全神贯注地凝神戒备。
以防不测。
大队长在前,提着马灯照路。老支书则侧着身体,一步一步的横着往前挪。
犹如沙滩上,一只充满了戒心的螃蟹。
等到两人进了洞窟,在石洞里面摸索着又前进了2,300百米,忽地在他们的眼前,就出现了一大堆一大堆的麻袋!
这个石窟非常的大。
马灯虽然明亮,可照毕竟照亮的面积,也很有限。
大队长和老支书二人,也不知道是出于本能、还是因为他们嗅觉灵敏。
总之,
在这个时期的人,但凡哪里有点点粮食,似乎都能闻的出来一般!
两个人手里,哪怕没有那张马灯,就仅仅凭着自己的嗅觉,恐怕也能准确的找到这么大一堆粮食。
“这么多啊?”
大队长举起马灯,嘴里啧啧赞叹:“罗旋替我们联系的这个粮商,果然有实力!”
老支书上前,从后面翻出一麻袋红薯,提在手里掂量了掂量一番,“这一袋子红薯,不会低于150斤。”
放下红薯,老支书又另外找了个麻袋。
随后隔着麻袋捏了捏,分辨清楚了里面装着的,是玉米之后。
然后,
也提起来掂量了一番,开口道,“这一袋子玉米200斤,只多不少。”
紧接着,老支书和大队长二人,又查看了几袋子大米。
由于麻袋堆的太多、太高,二人一时半会、也分不清这一堆粮食具体的斤称。
但老支书和大队长可以确定的是:至少人家送过来的粮食,是货真价实的,毫无虚假。
做事很谨慎的老支书,甚至还解开了其中一个麻袋将马灯凑过去,仔细看清楚了里面的装的粮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