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这样,曹德松口气:“臣回去就和大哥商量。”
鲁肃和郗虑笑了起来,刘辩本性确实不坏,或者说,不屑于玩那些故弄玄虚的东西;鲁肃微笑着说:“皇上,诸葛亮现在在江右书院,要不然把他找来?估计张温给诸葛亮的信也应该到了。”
“好吧,连杨修一起接过来。”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张温不会无缘无故地去支持陈群;张温历经三朝,官场上可谓是大起大落,现在是三公之一的太尉,给人一种很强势的感觉,就是对侄子蔡瑁都没有加以援手,这一次很反常,兴许张温会和自己的关门弟子诸葛亮联系。
事实也正是如此,郗虑到达的时候,诸葛亮刚刚收到张温的信件,正被杨修死死地盯着;诸葛亮很无奈,他可不想把朋友逼成仇人,哪怕老师张温正在朝这条路上狂奔。诸葛亮对杨修说:“别这样,让我先把信看完,要是讲的是私事,你就不用看了;要是说的是公事,我把信给你看。”
杨修点点头:“我相信你。”
站在柱子后面的墨七砺暗暗点头,这两个孩子能这么冷静地处理这件事,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黄承彦说得没错,刘辩看重的人,很少有看错的。墨七砺只是凑巧路过,并不想窥视什么秘密,看诸葛亮撕开信封,就掉头从另一方走远,没想到孔融正站在路口。
孔融微笑着拦住墨七砺问道:“墨先生怎么看这个问题?”
墨七砺笑了笑说:“皇上不是说过,屁股决定想法,我是寒门弟子,自然是不希望陈群的什么狗屁九品制被推广;我相信百万黄巾军的降卒和家属,也不希望出现这一幕,他们当初跟着张角起事,不乏为了温饱,但是更多的是,他们相信张角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
孔融抬头看了一眼天空,赞许着说:“年轻人要想长大,吃点苦头是必然的。”
孔融说完就走了,墨七砺并没有感觉孔融失礼,只是墨七砺琢磨不透,孔融说的年轻人是陈群,还是刘辩;墨七砺学着孔融的样子抬头看天空,天空没有秋天那么蓝,但今天是一个晴天,太阳正在升起,没有一点云霭。
诸葛亮已经看完了信,随即把两页信纸递给杨修说:“老师是真的担心陈群投奔巴蜀,怕刘协推行这个方法,导致中原的士族倒戈。”
杨修接过信纸,一边扫视一边说:“你被张温骗了,上一次刘协已经向中原士族表示,他一旦登基就会推行九品中正制;可是刘协为什么在巴蜀没有立即做出一个样板?是因为僧多粥少,要是以地方上为主,王允等人就会失去权力;换一个角度,巴蜀士族就不会支持他。”
诸葛亮正要反驳,郗虑已经走了进来:“皇上让你们去见他。”
三人急匆匆地赶到行营,刘辩正在心情悠闲地对黄月英吩咐道:“连弩的改动不错,告诉下面的人,要是做好了这件事,我就把工坊搬到许昌去,给他们安排房子和良田,按月发薪水,每年给红包。”
黄月英吃着桌上的小点心说:“那我也要去许昌?”
“当然,这和你爹说好的,以后你就跟着我吃香的喝辣的。”刘辩没意识到黄月英的小心思;黄月英摇摇头说:“我爹要我来帮你管工坊的,说你有很多东西会教我;我不去皇宫,听百灵姐说,那里面一点都不好玩。”
刘辩会心一笑说:“不去皇宫,许昌会有一座工坊集中在一起的坞堡,我在坞堡里单独给你建一座宅子,你就负责管管里面的那些工坊。”
黄月英点头说:“你每年要教我一个新的手艺,就像炒茶一样。”
黄月英在这方面还是很佩服刘辩的,炒茶其实没什么高深的技术,纯粹是熟能生巧的简单手艺,但是刘辩能想到这个点子,还有那些存放茶叶的技巧和竹子做的茶叶筒,让茶叶一下子成了一门生意。现在左百灵数钱数到手酸,就是蔡瑁等人,也跟着发了一笔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