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这条启事和杜重文老师当初设计的一模一样。
抬头、落款和中间的格式,完全一样。这些都是不能变的。
四字一句,一行两句,一共四行。
启事上唯一可以变化的是数字。在启事里必须要有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必须和他等待启事的时间相符。这个启事里有“八年未见”四个字,这个“八”字,正好和刘星野等待了八年半相符合。
杜重文老师说过,要以整年为数,等待八年半,整数就是八。
毫无疑问,这条启事就是组织上发出的。
毫无疑问,这条启事不是发给任何人的,而是发给一个代号叫作“惊蛰”的卧底的。
就是发给他的。
苦尽甘来。
我终于把这条启事盼来了。
刘星野的手都在颤抖。
一向沉稳的他,在这一刻也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他有一种想哭的冲动,但随即又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巨大的幸福感淹没了。
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他总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该和别人分享点什么,和身边的每一个人分享点什么。
“来二两酒。”他大声地向伙计招呼着。
伙计把一碗酒送来。
对面坐着的一个老头笑起来:“小伙子,驴肉火烧加老酒,这也能行?”
“这酒不是给我的,”刘星野一脸笑容地说,“是给您的。”
老头一脸惊讶。
……
……
吃过东西后,刘星野把那条启事又看了好几遍。突然,他想起了一件事,赶紧离开了小店。
他很确定这条启事是今天才发出来的,因为他每天都看《滨江日报》,不过,他还想再确定一下。
他看见路边有一家规模比较大的贸易公司。他知道一些公司为了了解商情,都订阅了报纸,于是走了进去。里面负责接待的职员正在看报纸,看见一个警官走进来,吓了一跳,忙问有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