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为, 宣府总兵官苏城忠勇有加,镇守宣府功勋卓著,前有克服瓦剌大功,今又有擒获鞑靼部虏首之功,在忠国公的带领下,我大明军威威慑蒙古各部。”
坐在御座上的朱祁钰顿时就高兴了,只觉今天的杨善也不是那么可恶,起码知道夸赞一下有功之臣了。
只要你夸苏城,我就觉着合心。
杨善继续说着:
“臣启陛下,太上皇如今尚在虏贼营内,君上在北地受苦扼冻,臣等却在京城享受锦衣玉食,臣等实在惶恐难安,求陛下允准,派出使团,迎归太上皇。”
朱祁钰的脸一下就黑了。
这鳖孙,搁这儿等着朕呢。
呼啦啦,文武群臣之中,一下就出班了好几個,跪在了地上。
“臣等求陛下允准,派遣使团,迎归太上皇。”
殿内立即就安静下来了。
迎归一事,本就是朝廷吵嚷正欢的话题,之前都被朱祁钰给冷处理,丢一边了,现在杨善逮住机会,又提出了迎归使团。
朱祁钰看着跪在地上的臣子,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濙、新任的工部尚书陈循、兵部尚书于谦,这些都是七卿重臣啊。
宁阳侯陈懋、驸马都尉薛恒、都督佥事张軏、泰宁侯陈泾、定西侯蒋琬、靖远伯王骥,都是英国公府一脉的勋贵。
其余不起眼的文武臣子,就更多了。
这次不能再武断的搁置了,这些人吵嚷起来,能把屋顶给掀了。
朱祁钰烦躁的紧,目光在或站或跪的一众群臣之中来回逡巡,看到跪在中间的孙勇跟老谢,朱祁钰想起了苏城在请功折子里提到的一个事儿。
“孙卿,谢卿,你等久在北地,对此事有何看法?”
殿内的目光,一下就汇聚到了两人的身上。
老谢张口结舌,紧张的说不出来。
孙勇也是口干舌燥,想要张嘴回话,可是还没开口,就感觉到要结巴。
强压着心中的紧张,孙勇想着公爷若是在此,该当如何应对,心中顿时就安稳起来了,老子被沙不丹重重围困,刀斧加身,小命都要保不住的时候都不怕。
“回陛下,臣以为,北地虏贼各部,虽然在总兵大人的压制下,开始逐渐畏惧我明军,然总兵大人到任时日尚短,威压尚未传遍各部,福余卫、泰宁卫的蒙古人就不惧我等。”
“北行使团若是经过此两地,被虏贼坏了性命,我宣府怕是无法向朝廷交代,无法向皇上交代。”
老谢经过长时间的深呼吸,也算是稳定下来了,也回答着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