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儿吃了她五个,这人也是真不客气。
~~
与此同时,慈安宫中。
安嫔谢过恩后,又陪着太后说了一会儿话,终于转到了正题上。
“昨日安康县主来找臣妾,说是想看一眼上回吐蕃进贡的那只金碗,好叫工匠仿着样子做一只小的,送给大长公主做下月寿辰的贺礼。”
太后笑了笑,道,“安康那孩子一向有孝心,却不知外头的工匠手艺如何?能不能做的像样?”
安嫔笑道,“臣妾也有些好奇,只可惜却没办法叫安康县主开眼。”
太后哦了一声,看向她道,“这是为何?”
安嫔垂眸道,“臣妾昨日问了乾明宫库房管事的赵顺,才知道原来陛下前些日子将那只金碗赐给了宜嫔。”
话说完了,她仔细等着太后的反应。
太后果然意外了一下,问道,“赐给了宜嫔?”
安嫔点头道,“的确如此,且似乎是在宜嫔受伤之前。”
——话不能说太多,只要令太后知道,那只金碗并非是皇帝因为宜嫔护驾受伤而赐,是毫无理由的就赐了。
然而须臾过后,却见太后笑了笑,道,“陛下果然看重宜嫔,不过这终归是陛下自己的东西,陛下愿意赏给谁,自己说了算。”
安嫔一顿,太后竟不生气?
或者其实已经不舒服,却不想叫她看出来?
但无论如何,她此时只能点头道,“太后所言极是。所以今次只能叫县主失望而归了。”
太后却收了笑意,又道,“这话不妥当,原本就不是她该看的东西,何来失望一说?陛下的东西岂是谁都能看的?”
安嫔一顿,忙下跪行礼,“臣妾失言,请太后恕罪。”
她知道,太后看似在说安康县主,实则是说给她听的。
太后闭上眼道,“哀家乏了,下去吧。”
安嫔不敢再多说什么,只能应是,退出了殿外。
殿中安静了,竹书走上前替太后捏肩,道,“太后还是头一回对安嫔娘娘说如此重话。”
太后闭着眼道,“无论是谁,不该有的心思决不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