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千年开始,华语乐坛就进入了黄金发现时间,我们现在听的至少有一半都诞生在头个十年。
十年中诞生了包括奶茶周林骏杰蛇团在内的一大批优秀歌手乐团,而到了零九年彷佛是约定好了一样,一整年的歌坛都没有停下来过。
一月份二月份稍显弱势,那是相对整一整年来说,其实有给大家勇气的梁静如镇场子,其实是不差的。
三月份的一场专辑大战来的也快去的也快,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陈老师在从二月份开始就居高不下的热度。
许杨顺利接棒成为陈老师之后的又一大瓜,但说是瓜,只是大家没有证据的猜测罢了。
所以这场吃瓜盛宴也如专辑大战一样,来的也快去的也快,让人猝不及防,几天不看报纸不看新闻事情就是另一个样了。
网民们也不是傻子,跟着许杨专辑走的瓜,过后怎么看都有问题,尤其是还是没有证据的瓜。
所以到四月初基本没有多少人相信许杨三月份的瓜了,大家的共识是对家给许杨添堵,甚至是许杨公司自导自演的一场炒作。
说的还有鼻子有眼的,在论坛上被顶出了上万的楼。
事实上这人还真没说错,如果不是许杨不同意,海蝶还真说不定会拿这件事炒作。
但当炒作热度过去,专辑大战结束,许杨的六首歌在排行榜以及当天收听人数上都不可避免的下滑。
被许杨挤出排行榜前五的网络神曲《犯错》干掉《告白气球》,又重新回到了第一的宝座。
一众还关注着排名的圈内人以及听众来说,有些意外,但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这年头的网络神曲就跟后世的某音神曲一样,只要是上网的就或多或少不可避免的听过它受到它的影响,所以最后有这样的结局也算是情理之中了。
另一个原因就是,许杨这张专辑“短小无力”不说,歌曲虽然都在精品之上,但在传唱度上却没有一首扛鼎之作。
零七年许杨一专有《父亲》这样感人肺腑直击内心的歌曲,也有《突然好想你》这样让人泪流满面产生心绞痛的苦情歌,更别说后面还有通过春晚爆火的《时间都去哪了》。
三首王炸歌曲把第一张专辑硬生生扛起来,也把许杨抬到了二线歌手之列。
第二张专辑也有旋律轻快金句不断地《起风了》,直到现在依然还是无数人的循环播放。
也有无数人当做启明星的《夜空中最亮的星》,只是其中的意义就足以让无数人难以忘记。
相比之下第三张就有些“寒酸”了,《告白气球》虽然也是王炸级别,但并没有达到最顶级的传唱度。
毕竟许杨不是奶茶周,还是几年不发专辑后拿着新歌面世的奶茶周,所以传唱度方面自然是要逊色于原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