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一饮而尽。
听了这番话。
三人的心情,五味陈杂,前几日还是一国之君,如今已成了大唐官吏,真正的俯首称臣,永世没有翻盘机会的那种。
紧接着。
秦牧自顾自倒了杯酒,继续道:“三位大人,前来高句丽前,吏部已经随行来了大批官吏和一些规章制度,一会儿走时你们将人带走,规章制度好生研读。”
“至于律法,语言,文字,货币等等,慢慢改。”
“我大唐的要求是,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
话落。
一名官吏入殿,将花名册和规章制度,分别放到了三人的案牍上。
大唐这些年攻城掠地,收服他国,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并入流程。
高建武三人看了,无奈苦笑。
这......
这真是出乎意料。
秦牧在出征前,已经做好了将三国兼并的准备,这究竟是有着怎样的底气。
不过,这一个月,他们也见识到了秦牧的底气。
大唐军事力量,已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
随后。
三人认真翻阅。
虽然上交了军权,但行政权他们还是有极大一部分的,高句丽,新罗和百济,仍然是他们治理。
但一切都要听从朝廷的。
“怎么样?三位大人没有意见吧。”秦牧端起酒盏啖了一口,沉吟道。
三人急忙应声,“没问题,全凭驸马爷吩咐。”
如今。
秦牧能问问他们,已经是对他们的极大尊重了。
“好。”秦牧点了点头,“今后高句丽改为辽北州,百济为辽西州,新罗为辽东州,三州共为辽州道。”
“高建武任辽北刺史,扶余璋任辽西刺史,金德曼任辽东刺史,辽州道为检查区域划分,不设官吏。”
听了这话。
三人皆是一惊。
他们没想到,秦牧竟如此果断的将三个国家的名字,全都改了。
今后高句丽,新罗和百济,不复存在,有的只是辽州道。
虽然他们投降大唐的心是坚定的。
但国名突然被改,三人还是有些不舍。
“怎么?”
“你们有意见?”
秦牧望向低头不语的三人,眸光渐寒。
不光是高句丽,新罗和百济。
今后,吐蕃,吐谷浑,高昌等名字都要改,律法同步,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
这是增强大唐归属感的必然之路,也是同化各异族的必然之路。
只有所有人都认可自己是唐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一。
不然。
一经波澜,大唐必将四分五裂,难再一统。
而秦牧此时要做的,就是让高建武三人认可。
“没......”
“没有意见,全凭驸马吩咐。”
高建武支支吾吾的回答。
他可是被大唐打怕了,再者说他是主动请降的,军权也已交了出去。
换句话说。
他根本就没有反对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