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长孙无忌去工部抽调了大批劳力与工匠的结果。
原本众人劝说李二早些回宫休息,可他偏偏不听。
愣是在陵园盯了一天一夜。
山坡上。
李二喝着热粥,望着陵园中此起彼伏的一个个小山头,欣慰的笑了。
将士们终于得以安息,在这风水宝地中魂归故里,受世人祭拜。
秦牧,你为何有这般想法?
李二一边吃着粥,一边问着一旁的秦牧。
此时,他已散去了帝王威仪,加之身着满是泥泞的衣装,简直就是一个个地地道道的老农。
但这样的李二,反而感觉更加真实。
我只不过是干了一件自己想干的事罢了,没有任何原因。
只觉得应该去做,便去做。
秦牧淡淡的回了一句。
陵园起,他的心也舒服了许多。
这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就是他的信仰。
李二也很大度的可以不用秦牧称臣,自称便好。
李二继续问道:你可知道,你斩颉利,退突厥,护河山,救百姓,为大唐立下了多大的功绩吗?
他这话说的倒是不夸张。
秦牧此番功绩,足以名垂青史。
秦牧点了点头,我知道,但我无意争取任何功名利禄,更无意跻身官场,追名逐利。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我只不过干了一件任何唐人都应该干的事罢了。
秦牧风轻云淡的回应着,这莫大的功绩于他而言,不过过眼云烟。
脸上甚至没有因救国于水火而显露出任何的情绪波澜。
而且他知道李二要说些什么,直接婉言拒绝。
哈哈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李二不禁摇头苦笑,感叹连连,好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句话还真适合你,不贪慕功名利禄,却又心怀天下。
他真不明白,秦牧的心胸为何如此豁达。
那功名利禄于他而言,好似烫手山芋一般,巴不得抛出去。
可如今,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大唐驸马秦牧,文韬武略,胸有大义,朕若不封你个一官半职,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李二转头看向秦牧,眉梢跳动,继续道。
你有张良计,朕有过墙梯。
两人之间的博弈,再次开始。
秦牧微微一滞:李二成长了,都已经学会道德绑架了。
站在天下大义的立场上,居高临下的绑架他。
但秦牧实在懒得与李二多费口舌。
这种没有意义的对话,没有必要再进行下去了。
陛下,我现在就一件事想干,没有心思想其他的事情。
秦牧觉得,是时候将李二轰走了。
何事?李二面露疑惑。
秦牧面色严肃,一本正经道:经商,赚钱,去教坊听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