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之后,埋在泥土之下的蔓藤露出,定睛一瞧,上头则挂着一颗颗犹如葡萄大小的土豆卵。
朱寿眼前瞬间一亮,如捧着金元宝一般,捧着豆卵四瞧,大笑道:“不错、不错!”
“看这个长势,搞不好熟了之后,少说也得有鸡卵、甚至拳头大小呐!”
“什么狗屁的天下大治,漫天土豆砸下去,什么好世道都出来了!”
说到这,他忙是抬头,看向了一个农人,吩咐道:“来!”
“拿笔墨录下土豆之习性,本少爷说,你记!”
可话音刚落,对方脸色一垮,讷讷地道:“恩公,小人不识字啊!”
一下子,朱寿满脸的尴尬。
该死啊!
本少爷差点忘了这茬!
他把土豆埋回地里之后,沉吟了半晌,道:“失策、失策!”
朱允熥连忙上前,好奇的问:“大哥,咋了?”
朱寿长叹一口气,道:“倘若要培育出土豆之良种,还是得有读书人也来下地干活啊!”
“大哥,此言何意?”
“软蛋弟弟,这你就不懂了吧?”
“种地里头的学问大着呢!”
“培育良种,设立不同的烟道,施用什么粪肥,浇灌多少水,可谓是变幻莫测!”
“要是光说把粮食种出来,农人们倒是说种就种,可要是改良、嫁接出新良种……”
“这玩意得靠读书人去记录粮食的习性等等,去钻研、摸索出育种的办法!”
“正所谓,君子劳心、苦者劳力,就是这么个道理了!”
朱允熥听得满脸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