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送出来一条华子,就为了校长能多“关照”一下何文涛。
主要是千万不能惯着孩子。
不能因为给刘洪昌面子,就给何文涛优待。
对孩子还是要严格要求,该打就打,该骂就骂。
经历过少管所的人,有被管教的经验,就不怕的就是被管教。
从校长手里拿了一张入学的条子,给何文慧之后,孩子的事就算完美解决。
解决掉何家那边,刘洪昌回老刘家之后,也没声张。
先是踏踏实实的给孩子上了户口,孩子当然记在了刘洪昌和杨麦香的户口本上。
孩子的话,现在让王翠兰照顾,其他人都帮忙,就算是最好的结果。
王翠兰喜欢孩子,乐意做这个事是一方面。
让杨麦香完全接手过这个孩子,多少有一点不公平。
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处出来感情之后,自然接手过来最好。
就算杨麦香一直想要一个孩子。
突然塞给一个现成的孩子。
虽然是省了怀孕、生育的痛苦,但杨麦香不一定就乐意省去这些过程。
最重要的还是,有何家的随时威胁。
刘运昌就不敢乱打孩子的主意。
不敢偷偷把孩子抱走,就省了刘洪昌担心有家贼,有人要偷自己的娃。
等刘运昌和吴小英,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就不会惦记自己的大侄女。
时间过的挺快,眨眼就过去了三年,从八十年代初期的81年,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的84年。
南方可能日新月异,但是对宁州这个普通的北方小城来说,并没有什么质的改变。
城里的主要人员,还是各个国企,集体单位的工人。
思想方面也没什么转变,就算年轻人,大部分也都是更看重国企工人身份。
虽然宁州最近的三年,比之前十年改变还大。
但是因为七十年代的十年,各方面基本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