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绍和盛长梧,两个的命又不错,一个勋贵不带着玩的勋贵子弟,一个只有做武官的老丈人的可以依靠。
自己国家的粮食,养活不了自己国家的人口。
也是占领了中原之地的大周,又肥又软。
但是换上了折腾的赵宗全,两年下来,群臣就又思念起来了仁宗的好。
和文官给后辈留下无数的门生故吏,有无数的人情,是一个道理。
年轻的时候,也算是一个改革派的韩章。
从此之后,让皇权不受士大夫制约的事情。
皇考之争赵宗全的反对者,也没有比去年的时候,少上太多。
这种情况的话,对于盛长柏来说,孩子养上一个足球队都没什么压力。
虽然有可能是赵宗全自己谎报,演戏。
“大娘子怎么样了?”盛长柏追问道。
在继承者面前得一个拥立之功,不想做太多的事情。
仁宗最后在位那几年,怠慢朝政,不想干事。
这两个微末的出身,连个皇亲外戚,国舅的身份都没有。
有自己的辽国爸爸在,西夏就算再怎么败,也都没有灭国的可能。
肯定要被所有文人谨记,记载在史书之中。
有的人要登上宰相的位置,是为了做更多事,实现自己的抱负。
但是也真的有很大可能真的发生了战事,西夏看到大周朝两宫失合,朝臣嫌隙的局势,不是没可能真的起了心思。
沈从兴这个毫无军方根基,毫无战功的国舅,对禁军的掌控力还是要比顾廷烨这个勋贵二代,差上很远。
这段时间,也不算完全的无事,太常礼院又负责起来,仁宗的大祥,老皇帝去世的二周年祭,盛长柏也需要去给监督一下。
但是往深处想一下,太后的目的明显没这么简单。
这都是勋贵的长辈,在军中耕耘了几代,给后辈留下的余荫。
赵宗全这个皇帝,眼看着就是废了,不说是昏庸,但是跟明君也沾不上什么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