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这个小区,祝禾感受到,自己重生以来一直被上辈子死亡笼罩着的沉闷,稍稍散去了些许。
她呼出了一口气,如今看向天空,便也是一番天高海阔。
跟祝禾猜的一样,小姨和小表妹都对自己的到来表示了十足的欢迎。
只是小姨在说起她爸妈时,免不了一阵叹息,“他们这是钻牛角尖了,总有一天会想明白的。”
哪怕小姨觉得她爸妈不对,但也不会明着说不对,这就是社会人情。
祝禾也只笑,没有追着指责。
她现在的首要任务可不是跟父母对抗给全县的没事做又嘴碎的妇人们提供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想办法攒钱。
上辈子她读的是新闻学,这是江大最王牌的专业,但却不是祝禾最喜欢的专业。
但这个专业读出来,再在新闻行业摸爬滚打十年,从纸媒时代走向了电子媒体时代,她的职位越来越高、工资也越来越高,新闻学便也成了祝禾最硬的底气。
上辈子的未来十四年,将她的能力锻炼出来了。
具体说是什么能力?写作能力、新闻敏锐度、沟通能力、摄影摄像能力等等,从一个菜鸟记者成为资深主编,祝禾的综合能力没得话说,那自然是很强的。
但在贫瘠的2007年。
祝禾扒拉了一下自己能干的,并且能赚钱的,好像就只剩下了永远不会抛弃自己的笔杆子能力。
她还记得上辈子写作大课的教授说的话:“无论是什么行业,最根本的就是写作能力,时代如何变化不要紧,你笔下的文字永远属于你。”
一语成谶了。
从前的时代变化是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变化,祝禾靠一手好文章在变革中屹立不倒,而现在从新媒体倒退到了传统媒体时代,祝禾寻思一番,自己还是只能靠笔杆子吃饭。
而无论在什么时代,最赚钱的创作必定是小说。
祝禾上大学的时候为了赚点零花钱曾经给杂志写过稿子,言情小说和正经文学的杂志都投过,过稿率都不错,但总体来看,还是言情小说杂志给的稿费更高。
正经文学逼格是高。
但是祝禾现在需要钱。
真是好现实一状况tat
“雯雯,你和同学们除了看漫画杂志还会看其他的杂志吗?”
祝禾在小姨家是跟表妹叶雯一起睡的。
小姨家的房子是个两室一厅一卫的小蜗居,和祝禾上辈子在深市买的房子差不多大,没有多余的房间单独给祝禾。
当然祝禾也没有矫情到寄人篱下还要求独间独卫酒店水准。
在这个年龄阶段,叶雯和祝禾的关系不错。祝禾说起父母要改自己志愿时叶雯还义愤填膺跟祝禾偷偷骂了大姨和大姨夫,到了晚上拉着祝禾一起夜聊也再正常不过。
刚刚就是叶雯在拉着祝禾聊漫画内容。
时代久远,祝禾已经不记得自己看没看过了,更不记得叶雯说的具体内容,只顺着叶雯附和了几句,然后就开始转移话题了。
叶雯没觉得有问题,她想了一下,看了一眼祝禾。
她表姐可是大学霸诶!聊漫画是因为之前表姐找她借过漫画书,现在说其他杂志。
叶雯不知道表姐没有没有看过那种杂志。
忸怩了半天,叶雯还是靠着表姐滤镜说了实话,“我们看言情小说的杂志多一点,姐,我还藏了几本,你别告诉我妈啊,我明天可以借给你看一下。”
她只以为祝禾这是高考后完全解放,所以想找点消遣打发时间。
祝禾以前做社会新闻的时候做过一个案子,就是一个初中女生爱看言情小说,但怕被父母看见,也不敢去买正版书,就到那种借书店租盗版书来看。盗版书质量良莠不齐,有的内容不太正向,小女生偷偷看又缺乏正确的引导,最后学书里的某些桥段,最后导致了悲剧的事儿。
并不是说言情小说不好,不好的是传播不良内容的盗版书,以及明知内容不合适还租给未成年看的书商。
她跑新闻的角度就是这个,但最后被带她的老师打回来了,意思是不太正确。祝禾当年年轻气盛,不服气,认为新闻人就应该为正义发声,批判言情小说完全本末倒置,不符合她的新闻理念。
如今有了十年新闻经验的祝禾重新来看这个案子,思路已经跟她老师一模一样了。
媒体承担的是社会责任,要的是如何在整个社会层面正确引导民众思想,对于学生而言,言情小说的确有许多弊端,对于社会新闻而言,盗版书、不良书商的话题都过于悬空,两两结合,自然有更加正确的选题答案。
祝禾暂且先把过往的记忆放到一边,重新回到同表妹聊着的话题中。
“小说就是小说,都是假的,看可以,但不能跟小说学啊。”祝禾警告小表妹。
叶雯撇撇嘴,“姐,你说话就跟我妈一样。”
“要真是小姨就不是让你不要学,而是直接让你不要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