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深秋,泉州大小几十座山都被金黄的稻穗覆盖,远远望去仿佛成片的金山。
梯田上的耕种有鲁娘子设计的木牛助阵,减少了不少人力,效率也大大提高,在周敬的运筹帷幄之下,现今的木牛产量已达月二十台,为明年另五州的梯田开发和耕种做好准备。
收割就是抢时间,孔大人早早来王府询问要多少支援,齐毓按照梯田的面积大小分派人手,这几日的山涧田野上满是稻谷飞扬。
整个泉州上下一心,军民一体,把秋收搞得有声有色,而最让人振奋的是,粮食越收越多,几千人同时打谷,每天称重的人都得换上好几批,日夜不停的称,日夜不停的记,就这样忙了整整半个月,才初步统计出粮食的产量。
跟齐毓设想的差不多,甚至更好。
有了几百块梯田的加持,泉州一洲的粮食产量竟然比其他五洲加起来还要多得多,而且粮食的质量都属上乘。
孔大人看到数字的时候简直激动的都要哭出来,他们岭南向来是多山多障,像童家村那样平整广袤的上好水田拢共就那么几块,掰着指头就能数得过来。
每年的粮食产量总是垫底,孔大人一直以来都不想为了出政绩,让老百姓多交粮税,甚至有些实在交不出的地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总得给老百姓留条活路不是。
今年好了,不仅老百姓的口粮不成问题,就连泉州官府的粮仓都能填满,上交国库粮税时也不用再打欠条挨数落了。
今年真是孔大人在泉州十年来最满意的一年,而这一切多亏了热爱农事耕种事业的岭南王妃。
他为自己的鼠目寸光忏悔。
刚开始王妃提出要做梯田的时候,尽管他也觉得想法很好,但最终能不能做成功,孔大人内心是怀疑的。
其他府衙的大人们甚至都不想响应,只有孔大人身在泉州,岭南王夫妇的眼皮子底下,实在拒绝不了,这才配合王妃做了这项工作。
如今好了,其他五洲的大人听说泉州大丰收后,已经多番派人来观摩请教,很显然,对于摆在眼前的事实,那些曾经不信任岭南王妃,觉得她是劳民伤财胡来的人,全都被现实好好的上了一课,岭南王妃用实力把那些对她有怀疑的人彻底打醒。
**
京城,冬。
朝堂之上,百官群情激奋的争辩,为豫州饥荒灾情之事互相推诿,互相指责。
高坐帝台之上的顺宁帝被他们吵得头疼欲裂,忍无可忍,一拍龙案:
“全都给朕住口!”
龙颜大怒,百官噤声。
以太子和献王为首的两派泾渭分明,看得顺宁帝心生不满。
“豫州灾荒,数以万计的百姓饥肠辘辘,食不果腹,尔等高居庙堂之上,安之若素,其心何安?”顺宁帝怒斥:“户部尚书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