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377 淬炼(4 / 6)

二是以调配宝血,将之炼入心脉之中。

换做淬炼,想来也是同样。

“既如此......”

宁洛眉毛一挑,忽然意识到:“那么炼制灵器的本质,岂不就是材料科学?”

众所周知,简单的掌控核聚变,对宁洛穿越前的时代而言,早就并非难事。

然而“可控核聚变”这一完整概念却始终没法实现。

究其根源,还是在于材料的弱势。

现今没有任何一种材料能够承受核聚变产生的过亿高温,所以材料很大程度上规限了科技的发展。

对于修行界的炼器而言,也是同样。

缘何修士会另辟蹊径,研究出法器一途?

缘何灵器明明泛用性更强,但在修行界却不如法器出名?

原因自然也是在于材料。

材料不行,真意来凑。

但旁人不懂材料,可宁洛却是稍懂几分。

这个,就得属于科技的范畴了。

也是宁洛的知识远见。

事实上。

现代的锻冶工艺与古代相比未曾出现什么飞跃式的进步,更多是在诸多细节上的优化。

本质仍然都是渗碳法,只是现代工艺能够做得更好,而且刀匠也有余力更加追求器具的美观。

众所周知,煅烧的过程会让铁合金失碳,从而硬度降低。

碳含量越高,钢铁的硬度也就越高。

所以古人早先以草木灰覆盖在金属之上煅烧

。,以此达到补碳的效果,从而炼制出名刀宝剑。

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渗碳法,则是将成型的器具置于容器中,填埋入木炭,豆豉,土末,这样渗碳高效且稳定。

这种方法被称之为“焖锻法”,一直沿用至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