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晤出了正宫,他的手下,也是宁州一战的副将上前迎上他。
见李晤沉着一张脸出来,不问也猜得到,他们出发前文帝给的许诺,这是没兑现的架势。
他寒心道:“方才属下已经打听过了,二殿下到了离宫后,只被罚去玉华宫的佛像前跪了几日思过,另外就是将吏部几个司的管理权限给他收了,别的,可没有损失。”
李晤没说话,继续往住处走,是要他继续汇报的意思。
下属又道:“这些日无人守长安城,只有个余文晋顶着,一众官员皆群龙无首,圣上也没派五殿下回去。”
“圣上可有给殿下暗示此事?”
下属话落,李晤脸色更沉一分,半晌后冷笑道:“这是还要派他回去。”
“妈的!”下属气到飙脏话,替李晤不值当,“殿下拼了命才将宁州之事摁了下来,到头来,竟是颗粒无收不成?”
李晤心中何尝不愤怒?
然他从不做于事无补之事。
问下属道:“被收的,是吏部哪几个司的管理权?”
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但这些功能被分到各个司。
吏部尚书当前空缺,由二皇子李耽暂管,也就是说,李耽在官员升迁中的作用很大。这也是李耽能充裕自己在朝中势力的一个举足轻重的权利。
文帝只要不收掉李耽手中的重要职能司,其实对李耽的影响不大。
文帝对李耽的偏爱显而易见,李晤本是不如何抱希望,却见下属扬唇,道:“考功司、司封司。”
吏部下有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四个司,最重要的职能司就是吏部和考功,又因考功司是专门负责考课官吏的,为官的人只有考过,才能交由吏部司定升迁。
所以,李耽被夺了考功司的管理权,差不多也算被夺了在吏部的关键作用。
对手变弱就是自个变强的机会,李晤乐见其事,问道:“谁接考功司?”
“听闻是六殿下。”下属答,又补充道:“司封司是交由萧世子管了,封的司封郎中。”
司封定封赏,是个闲职,李晤并没放在心上,心思还是放在了考功司上。
他反应了一会才记起自己那个做事说话都并不如何优秀、不受重视的六弟,不在意道:“哦,是他。”
下属附和地庆幸道:“没有落在五殿下手中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