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不好有千百种理由,各有各有口味。
但一首诗它要是能够征服大多数人、甚至所有人,那必能流传千古。
“我章慎也是读书人出身,不像长史大人是靠王氏一族向朝廷举荐谋得的官职,秦公子的这首《望岳》,当真是情调高昂,听得出秦公子的雄心壮志,下半首正是点睛之笔。”
章县令终于得到一个替秦小满出头的机会,能够畅所欲言。
“谢县令大人为我说了句公道话。”
秦小满拱手一拜,看向并不服气的王耀辉。
他知道,王耀辉绝对不会这么轻易认输。
“杜甫,想来你是忘记你作的诗还有下半首了,这才被秦小满钻了漏子。”
果然,王耀辉见下半首诗的存在无法推脱,干脆现编了一个理由。
“对对对……是我那日喝多了随手写的,一定是秦小满故意隐藏了下半首诗!”
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杜甫”,直接开始了构陷。
可在场文人们看向“杜甫”的眼神,已经由起初的崇拜和佩服,如今透露出嫌弃之色。
离“杜甫”近的几个文人更是退后了几步,以动作来明示不愿与此人沾上半分关系。
“喝多了能作出这样的千古名句,你本事可真不小。”
秦小满冷嘲一笑。
“……”
“杜甫”一个屁都不敢放,只能满脸惊慌失措地求助王耀辉。
“王公子,可是你牵头让我们状告秦小满代笔一事,你快说句话啊!”
要是证实他是假的“杜甫”,是在污告秦小满,他就要受到反坐。
王耀辉给他的一千两银子他有命拿也没命花!
“闭嘴!”
王耀辉知道“杜甫”现在是说多错多,他恶狠狠地盯了眼秦小满,折扇指向孟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