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石敬瑭兑现承诺将幽云十六州,即今天的河北和山西北部的大片领土割让给了契丹。十六州是:幽(今北京市)、蓟(今天津蓟州区)、瀛(今河北河间)、莫(今河北任丘)、涿(今河北涿县)、檀(今北京密云)、顺(今北京顺义)、新(今河北涿鹿)、妫(音归,原属北京怀来,今已被官厅水库所淹)、儒(今北京延庆)、武(今河北宣化)、蔚(今山西灵丘)、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山西应县)、寰(今山西朔县东马邑镇)、朔(今山西朔县)割让给契丹国。
同时,石敬瑭称比他小十岁的耶律德光为父皇帝,每年给契丹国进奉帛三十万匹。
中华后人对石敬瑭的谴责主要是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由于失去这些土地中原地区失去了从雁门关、长城防线至山海关的国防线,让往后的中华帝国失去了北方的天然屏障,让北方的外敌能长驱直入山西及河北地区,直接攻击黄河流域、中原腹地和长江以南地区,给中原人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大唐帝国实际丢的不仅有16州,在后唐灭后梁的战争中,在李嗣源统治时期,平州,宁州和营州已被契丹趁机夺取。
此后,后晋杜重威投降后,耶律德光派耿崇美诱降,易州刺史郭固被杀,易州也被契丹占领。
从本质上讲,石敬瑭是一个沙陀人,他对中华故土没有国家概念,他更不会认为自己是华人,因此,他不可能认为自己的做法是认贼作父、卖国求荣!
但是,石敬瑭的亲信都押牙刘知远,对石敬瑭的这种做法就表示反对,他说: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兵,不必许其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
但是,在那种万分危急的情况下,石敬瑭不让耶律光德得到大喜过望的利益,耶律德光怎么可能给石敬瑭帮忙呢?那些土地对于石敬瑭而言,只是放牧和野兽出没的荒凉之地,没有其他用处,因此石敬瑭认为这样割让土地很划算!
石敬瑭称帝后,很守“信用”,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每年都给契丹兑现布帛30万匹。
但是,失去幽云十六州乃北部的天然屏障,至此中原完全暴露在契丹的铁蹄之下。
还有一个小插曲,坚定了石敬瑭给契丹割地纳贡的决心!
石敬瑭在太原柳林(现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乡西柳林村,俗称柳林庄)称帝伊始,卢龙节度使北平王赵德钧,厚以金帛贿赂契丹,也想倚仗契丹以取得中原,但仍许石敬瑭镇河东。
契丹主因当时经济困难重重,想答应赵德钧的请求。
石敬瑭闻讯大为惊惧,急令掌书记官桑维翰见契丹主。
桑维翰跪于契丹主帐前,自旦至暮,涕泣不立,苦苦哀求契丹放弃赵德钧之请。
最后,契丹主接受了桑维翰的建议,并说桑维翰对石敬瑭忠心不二,应该做宰相。
石敬瑭得天下后,马上任命桑维翰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同月,石敬瑭攻入洛阳,后唐亡。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二月,石敬瑭命人收敛其遗骨,葬于徽陵以南。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夏天,石敬瑭车驾入汴州,?视察中原状况!
翌年(938年),朝廷升汴州为东京开封府。
当时晋朝刚得天下,各地藩镇多不服从朝廷,兵火甚多,府库空虚,民间贫穷,但契丹仍贪求无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