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历史军事>大唐:李二又被我打了> 第350章 范二的跌宕人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0章 范二的跌宕人生(2 / 6)

“跟那颉利一样,现在可也是带了十多个徒弟的人了!茶杯一拧,二钱铁观音往里一泡,修理厂里一转,人人都喊老师傅!”

“不仅如此,人家还是大唐第一批学会货车驾驶技术的人!”

“本来人家,一直都是河南道直达长安城这条铁路的列车长。要不是因为,现在大东家组建的这盛世物流货运商行,严重紧缺能开货车送货的,人家会被临时调来开货车?”

刚过四十岁寿辰的范思辙,长得其貌不扬,容貌不算俊朗,身材也算不得高大威猛。

甚至相反,身材有点矮,个子偏瘦,走在大街上,总给人一种吃不饱饭的感觉。

此时,虽嘴上碎碎念个不停,可想起这些年的际遇,人生的大起大落,心中又何尝不是唏嘘万千?

他范思辙本不是长安城人士,土生土长于山东道一个小县城。

祖祖辈辈务农,靠着租种着当地一个小地主家的几亩地过日子。

虽然自幼脑瓜子灵活,并且也能吃苦耐劳,田间劳作,也总是选最苦最累得活干,而且媳妇也聪慧能干。

却奈何,这个时代的底层百姓,别说发家致富光宗耀祖,要想吃饱穿暖,要想活下去,又岂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每年,地里的收成,足足四成,都被黑心的地主收走,剩下的,才是全家人的口粮。

要是遇上好年成,地里多点收成,倒还好说。加上年迈的老娘,到处挖回来的野菜……

尽管一年到头,碗里也看不见几颗粮食,可麦麸煮野菜,一家人好歹也还能勉强熬下去。

可要是遇上灾年,或者生病,那可就真是天都得塌了。

这不,贞观初年那一场大旱灾,虽说关中一带最为严重,可山东道又何尝不是极其惨烈?

庄稼活生生枯死在地里,颗粒无收。

眼见着家里就要断了粮,一大家子就要活生生饿死……

而他虽然家中排行老二,可因为自幼父亲病亡,兄长也早在十多年前,便身染恶疾而亡,他范思辙自然就成了家里的主心骨。

绝望之际,也只得与十乡八里的乡亲们如出一辙,领着老母亲与婆娘儿子,背着父亲的灵位,便背井离乡开始逃难。

可说实话,从小到大没念过书,斗大的字不识两个,自幼连老家州县都没走出去过……

最终,也只能与其他逃难的灾民一般,两眼一抹黑,只顾着径直往西走。

只因为听说,一路向西,那里有座长安城,那位新坐上宝座的皇帝,就住在那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