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县县令的儿子在安阳县很是出名,这主要是有两个原因。
一个呢,就是这安阳县县令只有这一个儿子,所以很是放纵他儿子的行为。
二呢,就是这县令的儿子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大街上闲逛,所以也都认得他。
安阳县的县令姓王,一般来说大家都不叫他王县令或是别的什么,只是叫他县令。
这其中倒是没什么讲究,一个县只有这一个县令,不说也知道是谁。
县令给自己的儿子取的名字叫王长顺,据说这是县令大人想了好几天才想到的。
名字取得那是相当随意,可是这儿子是县令唯一的儿子,还能取成这样,就很让人怀疑他的文化水平。
说实话,隔壁家叫二狗的和这个也差不了多少。
当然,和县令文化水平相当的就是他的理政能力。
一般来说在安阳县打官司一般都是看证据的厚度,要是你的证据越厚,那你就是占理的那一方,要是你连证据都没有或者不如对面的厚,那你还打什么官司?
你也知道证据是什么意思。
说完王县令,那就要说一下他这个儿子了。
因为这是老王家唯一的独苗,所以平日里也没什么人管着他。
这就导致王长顺在安阳县里横行霸道,反正他爹是这个县县长,谁敢惹他?
因着安阳县发展的关系,所以王长顺喜欢逛街的,每到中午他都要准时来到安阳街上逛一圈。
美其名曰:巡视!
今天的王长顺也是如此。
只见王长顺穿着锦缎华服,脚踩棉絮长靴,左手拿着一把斯文扇,右手是拿着一个苹果啃着吃。
当然了,这苹果是刚才水果摊上拿的。
王长顺的身后跟着的是他的狗腿子还有一众别的纨绔。
每次他们出行就像是野狗过境一般,总是留下一地的狼狈。
安阳街上的人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反正这纨绔过一会就走了,现在全当看不见就行了。
“哎呀!安阳县是越来越好了!”走在最前面的王长顺吃着果子含糊不清的说道。
他这句话没有专门对着任何一个人说,反正自然有人会回话的。
“这都是老爷治理的好啊!”旁边的狗腿子连忙说道。
“你呀你呀!”王长顺用扇子敲了一下狗腿子说道。
“哎!这话,我倒不是很认同!”就在这时旁边却是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哦?李兄可是有什么高见?”王长顺对着旁边的一位男子问道。
这是安阳县李家的公子,也是王长顺的“好兄弟”
李公子也是一副读书人的模样,他的手里也是一把扇子,还别说,颇有一番风味。
其实也只有他们才知道,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和街上摆摊的人差不多。
最多就是会写自己的名字。
“王兄你看着安阳街的治安有序,人们其乐融融!这和王兄你每天的巡视密不可分啊!”
还别说这李家公子还真有点文人的酸臭味。
“哈哈!哪里哪里!”王长顺开心的笑着,那笑声从街头传到了街尾,满街都是王长顺的笑声。
可以看的出来王长顺很是受用这几句话。
“王兄何必谦虚!”即便是李家的公子也是要拍一下王长顺的马屁。
几人有说有笑的很快就走到了街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