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公子不光胸怀天下,对待下属亲和有加,还能劝人向上积极进取,不失为良师益友呀。”荀彧唇边溢满自在的笑容,冲南墙枝头喊话道:“才之,我唇舌费劲了大半天,你莫不是不想追随公子,还不肯出来说话?”
“才之?”管宁立刻提起精神,视线向着周围扫了又扫,最终在南面的入口处,撇见一袭黑装的瘦小书生,款款走来。
“这位是?”管宁皱起两道清秀的眉毛,看着戏志才踏风而来,讶然道。
“容我引荐,”荀彧急忙抽身走到戏志才身边,伸手介绍道:“戏志才,颍川人士,是我的一位朋友,同样也敬仰公子多时,我二人早已商议待公子凯旋而归,就追随于他。”
“戏志才,见过幼安兄。”戏志才拱手一揖,先礼道。
“原来如此,”管宁眨了眨眼睛,将这一切消化殆尽,拱手回礼道:“二位可是把我骗得好惨呀。”
两人相继失笑,不与作答。
“那这封信,该不会也是出自二位之手吧?”管宁不知竟把二者联系到一块,从怀中取出信件,在二人眼前晃了晃,问道。
“这可就冤枉了,”荀彧忙摇手否认道:“我们二人岂会跟公子及诸位开此等玩笑,让幼安大老远跑到洛阳城来。”
“文若说得对,这信的确不是我们为了引幼安来所造的。”戏志才跟着附和了一句,从管宁手中接过信,看了片刻后,又接着道:“不过,我可能知道这是出自谁人的手笔。”
“唔?”荀彧与管宁目光齐刷刷地朝戏志才看去,充满惊讶,异口同声道:“是谁?”
“钟繇!”
“黄门侍郎钟繇?”荀彧的眉头立刻拧了起来,对戏志才认真道:“你确定?”
“我曾经见过此人书法作品,此封信定是出自他的手笔。”戏志才捏着信,笃信道。
“这位钟繇是何许人也?”管宁不知朝中官员关系,不由得一问道:“为何要向我们写此封书信?”
“钟繇分属国丈伏完那帮老臣,想必是他们想要坐山观虎斗,促使大将军与十常侍相互厮杀,在借机将二者尽数铲除。”荀彧目光一沉,口中忍不住夸奖之意,“真是老谋深算呀!”
……
……
张合从客栈一来一回的功夫,仅仅花了三炷香的时间。回到荀府时管宁已经和主人家打成一片,几人相互商讨了一会儿,决定按兵不动,拖到云襄等人安全回到洛阳后再做打算。
管宁经荀彧与戏志才这么一捉弄,脸上虽然有些不高兴,但是心里那块担忧云襄的巨石总算能松松劲,当天就派人回朱虚县捎信告知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