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担忧这些外国劳工迟早会在某个时刻从帝国内部发起大规模的颠覆活动。
因而他们便设计出了这样的紧急计划——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后备部队可及时调派军力进驻并围守首都柏林。
当日,帝国元首即批准了这项计划。
*
四月,哈尔茨山区内的地下防弹城堡正式竣工,由各地的集中营收集来的青壮年囚徒开始在这座地下城堡的隧道里紧急制造起了一枚又一枚重达13吨的V2火箭。
随着这些全然不知自己究竟能活到哪一天的囚徒们在一枚又一枚的弹头上刻下德语的“复仇”一词,位于北德佩内明德的火箭研究基地也向这里开始了规模庞大的搬迁。
精密的仪器与被拆卸下来的火箭制造工具一起,被一件件地装上了火车车厢。
而作为V2火箭的总工程师,布劳恩也与他的“实验室”一道坐上了火车。
当这列伪装成了民用火车的列车鸣起汽笛,一队美国的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也就由西向东飞来。
他们将上千公斤的烈性炸药以及燃烧弹丢向佩内明德研究基地所在的那座城堡。
由此所掀起的气浪甚至让火车两旁的树都随之狂乱地摇动起来。
看着这样一幕情景的布劳恩便抬起了火车的车窗。
他向着窗外探出脑袋,并转头看向佩内明德研究基地所在的方向。
但当他看到那些由爆炸所引起的火光时,他仅仅是在片刻的迷茫后就又坚定了眼神。
*
四月上旬,
希姆莱在乌克兰的指挥部,黑格瓦尔德。
“戈培尔、戈林、马丁·鲍曼、甚至是愚钝的里宾特洛甫,他们全都不相信我们的V2火箭能够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取得这么多次的突破性进展!他们也全都妒忌我们的V2项目可以得到这么巨大的支持!”
在与自己的幕僚们一起会面的时候,希姆莱大发雷霆。
这位权利日渐滔天的党卫军全国总指挥在戈林失势后迅速夺取前者的权利,并逐渐成为第三帝国内仅次于希特勒的二号人物。
与吃穿用度极尽奢华且耽于享乐的戈林相比,希姆莱唯一渴望的就只是权利而已。
在V2迅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金钱、人力、以及物力,只要是对于V2的研发有益处的东西,那些都被不计代价地送往了火箭研发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