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七皇子领了礼部以后该做什么——这是一条许多人都走过的老路,七皇子将来很可能接替铎亲王。
虽然七皇子没有神武,但留在京中的皇族,只要不是皇储,又不用震慑妖魔,有没有神武其实并没有太大差别,更何况这宗正的位置也不靠神武来维系。
等再过十几年,只要七皇子不出大错,而且二皇子能够继位,那齐璟势必会成为下一任的宗正。
到时候,新帝会按照惯例,加封铎亲王的儿子为亲王,再送他们去封地,表面看起来是进了爵,实则却是明封暗贬。
离了天京去了地方,不出三代就会失去神武,彻底变成普通人,不禁封地会被皇族收回,自己及后代从此泯然众人,何其凄凉。
这样两相比较,哪一边更具有吸引力,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
但经历过最初的狂喜之后,铎亲王渐渐平复了下来,恢复了理智。
他渐渐意识到,这过继之事,现在看着光鲜亮丽,但实则是个烫手的山芋。
因为这一场谋逆,大皇子、五皇子和六皇子就算不死,也逃不过被夺封号、贬为庶人,然后圈禁到死的结局。
暂且不谈醒不醒得来的二皇子,皇帝已经一连失去了三个儿子,可青州皇族可选的人,并不在少数,指不定就会落在谁身上。
如果这时候他们不小心谨慎一些,不仅可能会惹得陛下不喜、失了皇帝的欢心,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同时还可能得罪未来的新帝。
若将来必定要离京,那封地在哪儿、有多大,还是很重要的,陛下和未来的新帝是万万不能得罪的——三代的繁华,总比一下就没落来得好。
铎亲王为人圆滑,也素来谨慎,当然不可能坐视于己不利的事情发生,所以想了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办法,偷偷在京中传开了点消息,来了一招祸水东引。
很快的,镇守边境的亲王被京中人士频频提及,甚至暗暗有股风潮,人们私底下都在压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然而,就是在这个时候,昏迷已久的二皇子,终于醒了过来。
二皇子的醒来,打破了一些人的希望,同时也让很多人欣喜若狂。
……
相对于朝堂震荡,后宫这段时间的变化,也许巨大的。
二皇子、七皇子和十一皇子都搬回东六所,但宫里少了不少宫妃,外命妇也有不少因为家族受到牵连而失去入宫资格的,太后的慈安宫一下子就冷清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