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盈盈在心里感到了不屑。
是为刘巧秀感到不值得。早年,刘巧秀为颜绍付出了那么多,可到头来,他却在考取了功名之后,为了仕途坦荡,就娶了心仪着他的,娄元知府的千金。
可见他有多背恩忘义。
不过转念一想,刘巧秀没嫁给颜绍,反而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若是嫁给颜绍那种人了,未必会把儿子教养的,像赵寻那么好。
顾盈盈听到徐馨兰说道:
“好在秀姨没嫁给颜绍,要不,她就没寻哥哥那么好的儿子了。您看,颜绍的儿子颜渊,如何能跟寻哥哥相比?”
一听这话,顾盈盈的心情变得有点复杂了。不知是该为此而感到高兴,还是该感到难受?
为何自己所想到的事,偏巧馨兰妹妹也想到了?
看来,馨兰妹妹对赵寻的情感,还真不是一般的深呐。
周氏眼神里掠过一丝欣慰,对于女儿所说的话,自是认同的。
“那是。也不想想,你寻哥哥的父亲赵绩,早年可是跟你父亲他们,一起去征战过的。他英勇杀敌,还护着身边的将士们,可是个很好的人。本来是有机会留在徐大人身边,做个官儿的。但是他却坚持着要回乡务农。”
这一听,就知道,赵绩对功名利禄甚的,不怎么上心。顾盈盈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徐馨兰得意地笑了,对周氏说道:
“呵,要不是赵世伯的品行端正,也待我父亲他们极好。那您就是再怎么热心,也是不会愿意,为他和您的好姐妹秀姨,牵线搭桥的。”
“除了你的赵世伯,比你的秀姨,年长近二十岁,在其他方面儿,还真挑不出什么毛病了。”周氏在提到赵寻的父亲之时,不禁夸赞道:
“你的赵世伯有责任感,给了你的秀姨一个幸福的家。在有了你的寻哥哥之后,他宁愿辛苦点做活儿挣些银两,也舍不得让你的秀姨受累。只可惜,他没等到你的寻哥哥成年,没看到你的寻哥哥娶妻生子,就走了。”
顾盈盈听了后,很快明白了周氏的意思,是想为馨兰妹妹做主,让她嫁到赵家的。
哪怕有点难舍,也还是在心里祝福好姐妹徐馨兰,愿她早些嫁给赵寻,与他共享人世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