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鉴倒是很快镇定下来,引了周锦年进书房述话。
没错儿,苏鉴现下也是有书房的人了。
杨氏回头见周锦年不在厅中,顿时放松不少,这样的贵公子在家中,说话都不敢大声了。
一时众人围坐着,这才真正述起别后诸事。
苏立志和苏立冬都定了亲,只等着备办好一切,就要择定婚期了。
苏阿婆身体健康,倒是杨氏,一直有些气虚血弱,今春才养得好些。
苏鉴的咳疾已不再犯,去年至今年,又在亲友间扬了名声,正春风得意。
苏立秋问得苏家诸人的事,这才说起自己的事。
待说及苏飞玉,她一时有些为难,不知道如何开口。
苏鉴去信时,也有问过苏飞玉近况,她回信时含糊过去了,现下要如何说才不会令他们伤感呢?
杨氏似乎瞧出苏立秋的为难,拍拍她的手道:“秋姐儿,玉姐儿已给我们写了一封信。”
她说着,示意苏立志进去把信拿出来苏立秋看。
苏立秋展信一看,苏飞玉先是详说自己在苏府成长的事,描绘苏逸明和苏夫人待她如珠似宝等等,接着说及婚事,道自己姻缘浅薄,一嫁人,夫婿却亡了,因想自赎其罪,现在庵中带发修行,请苏鉴和杨氏不必挂心她,说若有缘,有一天终能相见云云。
杨氏待苏立秋看完信,便接过收好,叹息道:“终是我们和她亲缘薄,怪不得别人。”
苏立秋怕杨氏伤感,忙转了话题,问及舅母诸人的事。
闲话了一会,眼看天也不早了,苏阿婆和杨氏便去整治酒菜。
苏立秋带来的两个婆子忙上前帮忙。
午膳摆上来,多是乡间野味,虽比不得京中精致菜式,胜在新鲜有嚼头。
众人本怕周锦年用不惯饭菜,没想他却吃了一大碗饭,并没有嫌弃吃不下的样子。
此时众人方真正松口气。
只要能吃得下乡间的东西,别的都可商量。
晚间,苏立秋便见到苏阿婆和杨氏新买的织机,过去检看了一番,果然是自己改良过的那种织机。
苏阿婆和杨氏犹不知道她便是改良织机的百成县主,还一味夸道:“那位百成县主可太能耐了,这织机改过之后,真是比之前那种要好用许多,村里的人都说,该给县主立一个长生牌位哩。”
苏立秋本想说自己便是百成县主,想了一想,到底是忍住了,现下苏家诸人已这般夸耀,若知道自己是县主,也不知道还要夸耀成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