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周尚书退下, 楚帝朝秦王道:“会制香包的女子何其多,会绘镰刀图的可是第一次见。”
秦王微微一愣,恭身道:“请父皇示下!”
楚帝道:“今日也是巧, 你来禀, 说苏家养女会制香包,周尚书却来禀,说苏家亲女能绘镰刀图, 两个女子这么一比较,执轻执重, 不是一目了然吗?”
他顿一下, “苏家亲女既然有大才能,当纳为皇家媳, 可你二哥三哥已娶妃, 就剩下你了。”
秦王一愣,继而一惊, 硬着头皮禀道:“父皇, 儿子心中先属意了苏家养女,且并未见过苏家亲女, 不知是何模样是何性情。”
话一说完,心中却又迅速权衡, 苏家亲女有大才能, 养女能预知未来, 若能够,一道纳了就是。
楚帝点点头道:“待秋狩时, 各府会带子女随行, 到时朕再着人察看一番苏家两女, 考较一下才情和胆识, 看哪一个更胜一筹。”
秦王心中一定,也好,此期间自己正好结识一下苏家亲女,看看是何性情。
稍迟,秦王告退回府。
他一回到秦王府,马上召了心腹侍卫罗卫进去,吩咐道:“你领着两个妥当人,马上调查一下苏翰林亲女苏立秋,事无具细,全部来报。”
罗卫马上应了,却不忙退下,恭身道:“殿下近日进出胭脂铺次数多了一些,是否另换一个地方与苏姑娘见面?”
秦王点头,“好,你去安排。”
罗卫这才放下心来,上次在胭脂铺,总感觉周近有人窥探,可事后细查,却没有痕迹,为稳妥起见,还是换一个地方为佳。
苏立秋的事情也不算秘密,不消两日,罗卫便集结了一本薄薄册子,其中记载苏立秋所有事,因把册子呈到秦王跟前。
秦王看毕,不由纳闷道:“这里说周尚书和宋将军分别想为周锦年和宋嘉木求娶苏立秋,被苏立秋婉拒了?”
罗卫禀道:“属下打听得清楚,事情属实。”
秦王有些不解,“若说拒绝宋家,尚可理解,为何拒绝周家呢?她父亲虽是翰林,但跟周家相比,还是高攀了。”
罗卫道:“据闻,苏立秋言道,因周锦年曾与苏飞玉定亲,她现下若与周锦年定下,过后会伤了姐妹情。”
秦王道:“能说出来的,定是借口,其中且不知道是否有别的原由。”
他说着话,一下对苏立秋大感兴趣。
且看平阳对周锦年如何痴迷,就知道周锦年有多招女子喜欢了,但这位苏立秋,竟拒绝了周锦年,看来是一个有个性的。
第二日,罗卫又禀了另一桩消息道:“殿下,咱们的人传了消息,说蔡老板花三千两银子买了两句诗,那两句诗是两道菜式名,因蔡老板买菜谱之事属寻常,本没有多留意,不想才两三日功夫,这两道菜式竟扬名了,连御厨也悄悄派人去打听。咱们的人起了好奇心,便查了查蔡老板是跟谁买的菜式,这一打听么……”
他故意卖个关子,见秦王认真倾听,这才接下去道:“一打听方知,蔡老板这菜式,是从苏立秋手里买的。”
秦王这一听,不由笑道:“越来越有趣了。”
苏立秋那儿,虽跟周锦年约好这一日相见,因还没绣好帕子,想了想,便喊了苏飞白,让苏飞白去传话,说暂且不见,过几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