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阿婆闹了一个没脸。
杨氏也借着上香的时段,“偶遇”罗太太,说起苏立秋的婚事。
罗太太倒是直接,叹道:“我听说呀,知县家大公子的媳妇,可是病得起不了床,秋姐儿到底得过知县家的恩情,不若上门去服侍一下病人,过后么……”
她话至这儿,见杨氏没有恼,便压低声音道:“这当下去了,倒不用当妾,说不定是当续弦。”
杨氏如今倒硬不起气来,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待回至家中,她将罗太太的话说与苏阿婆听,苏阿婆半晌后道:“秋姐儿都十五了,高不成低不就,再耽搁下去,只怕更难。”
杨氏晚间与苏鉴说了此事,苏鉴却道:“不可。”
杨氏怔了怔,“秋姐儿不说亲事,志哥儿也不好说,不能再耽搁了。”
苏鉴道:“秋姐儿识字,聪慧,只是时运不济,才耽搁了,且过些时候再论。”
苏立秋倒没有发愁自己的婚事,她这段时间跟着系统读至第九十本秘笈,时不时感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秘笈里描述这些人与事,也太奇妙了。
这本秘笈里,女主穿越到古代,造水车,改良织机,造福民间等等情节,令她心向往之。
系统也发现了,苏立秋研读秘笈时,经常忽略掉里面女配捣乱及男女主互撩的情节,专注研读女主造福民间的秘技。
亲啊亲,重点似乎偏移了。
系统寻思一回,到底没有提醒,专注秘技也是好事。
苏立秋研读完“秘技”,渐有心得,却发现无用武之地。
她也想造水车,但是本钱和材料不可得,且她开口说水车的事,家中人听不懂,还当她发病了。
她想改良织机,一碰家里的织机,阿婆与母亲如临大敌,她只得作罢。
她跟村长媳妇说,若能让铁匠打造一把这样那样的新镰刀,割草会更便利,村长媳妇瞥她一眼,说她不好好干活,整天瞎想。
日子有些苦闷啊!
转眼过了年,苏立秋十六岁了。
终于有人来苏家说亲了。
苏阿婆和杨氏高兴坏了,高兴劲还没过,马上就怒了。
是给一位年过三十的鳏夫说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