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格格党>其他类型>片段人生:开局四合院> 第九章 矩学鸿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矩学鸿生(1 / 4)

县衙的告示一出,就有几户无田的人家持户册寻上门来。

商榷自家的地好佃。

因商榷今天调降了地租,只收四成的租子,这在当时属于极少的了。

里长介绍了村里一户相熟的人家。

顾里也壮着胆子介绍了城北的一户邻居。

剩余两户都是城西这片临近的村民。

百亩农田,共佃出九户人家。

商榷自留了十亩田,委托他们代耕,这也是商榷调低地租的原因。

相较之下,李信委托交理的田地,就不太好往外佃了。

一是地租太高。

七成的地租实在不是一般人家能交得的起的。

佃得多了照顾不过来,收成不好,租金交得少了,主家自然会要佃户依常量补足。

佃得少了,交完地租,所剩无几,实在不足养家糊口。

二是这地是县令大人的,种不好怕得罪官府,被入了罪籍。

只是商榷既然接了,自然不能不管。

盘算了一下,便以五成地租佃给了附近的农户。

并在契约上写明自愿承担这缺少二成地租的产出或折银。

想来那李信若有成大事的打算,也不会再意这一、二成的租银。

且凭他手里的配方和良种,差也差不了多少。

这些银钱他还是能拿得出的。

而且通过此事,他也想看看这李信到底是个什么货色。

固,那三百亩田地,具都佃出。

地契收归匣内,着小用送去了府衙。

只是,不知那李信是收到没有细看,或看见了却默认了商榷的做法。

还是那管家李安未有上报。

此事就此没了下文。

……

连续发生的几件事,让商榷格外在意今秋的科举。

区区秀才功名,实在是挡不住高位者的贪婪的。

唯有考取举人,声名有传,才能使当权者有所顾忌。

当今势力交杂,角逐之间勾心斗角,阴谋算计,恨不得罗织罪名将对方压下。

举人之名在州、郡均有备案,也不是谁想动就能动的。

所以除了讲学,其他的时间,商榷都用来刻《三字经》和《弟子规》的复卷了。

复卷无须全文,只需少许内容即可。

只是复卷一般是用来供人阅验、交流所用。

所以要字迹清晰、易辩,引用典故也要注明出处。

篆刻起来,比刻篆原文还要费时一些。

期间,商榷还去了县城几次,查看姜令伤势。

并着人制了夹板,固定双腿。

防止姜令痛??难耐加重伤情。

三五日间,黄大夫确认姜令伤势好转,再无恶化的可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