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邵衣笑起来,“是。后来便有文人雅客们故意写了诗句让卖花女们吟唱,还要请那种嗓音好的,俗称斗诗,都成了西城一景了。”
又道:“后来,这叫卖的法子便被各家都用上了,大家还都会请秀才书生们为自己的铺子写上几句诗句,这诗句朗朗上口,且通俗易懂,但字多,普通人记不住,后来又改成一句,比如——你看那家钱阿婆肉饼铺子,她家的门前就贴着一句:肉香飘千里。”
然后笑着道:“今日怎么还添上了一句——不香不要钱。”
河洛道:“不押韵。”
折邵衣:“是不押韵,但是大家都能懂。是个噱头。”
河洛问,“不香真的不要钱吗?”
折邵衣:“不知道,你去问问?”
河洛点头,“好。”
两人下了马车,折邵衣给她戴了个帷帽,自己也戴了一个。
折邵衣:“我实在是有名,这里的人都认得我。”
河洛理解,“咱们是去砸招牌的,不能露脸,何况还都认识。”
折邵衣:“……”
是吗?是去砸招牌的吗?
她怎么不知道。
但河洛十分认真,她也没有反驳,只笑盈盈的跟着。钱阿婆肉饼好吃,来买的人不少,但今日似乎格外的多。
她家西边还开了个窗户,那里排着人。
河洛没忍住,也过去看了看,发现竟然是在博戏。
她询问身边的人,“这位老伯,这如何玩?”
那老人就先笑着道了一句:“姑娘的官话说的好。”
然后道:“这法子我们也是第一回见,不过也简单。您看,钱阿婆手里有一枚铜钱,你先猜正反,要是正面,便可以不用付银子也可以拿走一个肉饼,要是没有猜中,便一定要付银子买上一个烧饼才行。”
原来是这般。
河洛排队了。
折邵衣:“咱们有银子,可以直接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