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娶不须啼
怀愫
四月柳长荫浓。
裴家阖府守丧, 虽出了七七,也依旧闭门谢客,前宅后院各司其事。
大房二房回来奔丧守孝, 第四代都到了开蒙的年纪, 便在裴老太爷的玉华堂书房内设馆, 请先生来教书。
裴观每隔三日,便会去教侄子们读书半日。
他当先生,严正刻板,几个侄子自出生起便没见过这位六叔, 只知道他读书极厉害, 连自家阿爹都夸六叔学问高深。
若非守孝, 六叔还在教导国子监的监生。
个个去上学时都被耳提面命,全都不敢在裴观面前造次。
裴观头天教学回来, 阿宝兴兴问他:“怎么样?他们几个捣蛋没有?”
乡邻小儿读书, 夫子再严也总有几个捣蛋的。或是上树掏鸟窝, 或是扔毛虫, 夫子手里的竹条不知要打断几根。
刚知道裴观要去教小孩子读书, 阿宝乐得直笑:“裴夫子要吃苦头。”
谁知裴家这几个小孩子, 才刚四五岁,却个个都规矩得很。
裴观还反问阿宝:“圣人像下,怎会捣蛋?”
玉华堂书房内设小儿读书的短桌, 又在堂前挂起圣人像, 头天开馆, 几个孩子都规规矩矩拜过圣人, 又敬过师长。
这是裴观的主意:“既然在家正经读书, 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该有的规矩一样都不能少。”
大夫人知道了, 还给三房送了束脩六礼来。
裴三夫人道:“大嫂也太客气了,他是当叔叔的,教侄子们读书那不是应当的。”
“六郎这样极好,叫孩子们知道,就是在家读书,也不能敷衍了事。”大夫人坚持要送,“得给他们立下规矩。”
二房见大房都送了,也依样送了六礼来。
这六礼都送到了卷山堂内,阿宝看着一篓篓一篮篮的肉干桂圆,瞪圆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