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已经在学院停车场里等着了,姜照雪一上车,他就轻车熟路地把车驶离学校,开向姜照雪父母家所在的那片老城区。
老城区远离如今北城所有的中心功能区,周边所有的地段,拆的拆,建的建,唯有那一片地方仿佛被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彻底遗忘,三十年如一日在那,渐渐变成了一个类似城中村的存在。
楼房老旧密集,道路狭窄拥堵,非机动车还胡乱停放占了一大半道,司机把车停在路口,恭敬地说:“太太,到了。”
第一次来踩点后,他就记下了再进去就没办法调头这件事。
姜照雪点头,解着安全带说:“我大概两点左右才会走,你可以不用着急过来。”
司机先前表示过他父母家也在这附近,每次送她过来他都能顺便去看看父母,姜照雪这才安心让他每次等待接送来回。
司机憨笑着答应:“好嘞。”
姜照雪提着岑露白前两日让她转交的礼盒下车。
一路礼貌回应着小巷里邻居们或是感慨“好久没见到了”或是夸赞“果然越大越漂亮啦”之类的客套,姜照雪徐徐上楼。
现在这里留下的多是一些住了几十年舍不得离开,或者没有能力离开的老人们,姜照雪和弟弟姜勤风几乎是他们看着长大的。
姜照雪父母不是北城本地人,是怀揣着一个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以后不要像他们一样吃没文化的苦的梦想来到的北城,成为当年最早一批的新北城人的人。没有文化、没有根基,在北城扎根并不容易,他们起早贪黑,沐雨经霜,才算勉强给姜照雪和姜勤风创造出了一个相对安逸的成长环境。
但与这样巨大的付出相对应的,姜照雪的父亲姜兴与很多把自己无法达成的人生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家长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典型的权威式家长,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一直扮演着一个严格父亲的角色,很少给予他们温情。
事实上,姜照雪和姜勤风也确实如父母期待的那样,长成了街坊邻居眼里无人不羡慕的别人家孩子。
只是,姜兴依旧不那么满意。
姜兴一直不支持姜照雪选历史专业,觉得这个专业不如别的专业实用、有前景,父女俩最初的隔阂就是由此开始的。
来到熟悉的入户门前,姜照雪闻到了里面传来的隐约饭菜香。似乎是早知道她要到了,门没有完全合上,只是虚虚地掩着。
姜照雪特意动了动门,发出了一点足以让屋里人听见的声响后才推门进去。
客厅装潢还是老样子,姜兴和姜勤风都在。姜勤风大概也是才下班回来,西装革履还在身上,笑着喊了一声:“姐。”而后朝厨房里大声唤:“妈,姐回来了。”
姜兴在看工地的施工图纸,抬头看她一眼。
姜照雪笑笑,叫人:“爸,我回来了。”
姜兴颔首。
孙青系着围裙从厨房里探出头来,慈爱道:“回来啦?饭马上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