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那叫漕伯渝的三人描述,小兄弟仅凭一人一剑就杀退了300多个战绩斐然的山匪,不知道这件事情可有吹嘘的成分?”
李潇迟疑的片刻摇了摇头。
“并没有。”
听到这回答,卫霍眼前一亮,满意地点了点头。
“我知道悬赏中,有一项是奖赏是一个亭长,你为何将它卖给漕伯渝??”
“莫非小兄弟是其他国家的人,不愿意为鲁国效力吗?”
李潇摇头:
“我乃鲁国人,并非其他国家的人。”
“只是目前我还想在老师门下专心学习,暂时没有出仕的打算。”
“而且我认为以我的能力,学业有成之后,必然能获得更好的去处,而不是一个区区的亭长。”
其实李萧想说的是自己和老师,还有师兄,很快就要被大军围杀。
小命能不能保得住都是一个问题。
谁还在乎那么一个亭长的职位?
他现在只想早点搞点钱,然后用模拟器改变现状。
但这事情说出去,实在太匪夷所思。
于是,他换了一个大部分人人接受的说法。
果然卫霍也没有怀疑。
虽然李潇长得人高马大,武力值爆表。
但却不能抹灭,他是一个拜在孔子门下的读书人的事实。
自古以来文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傲气。
特别像李潇这样年纪轻轻,既有文采,也有武力的天才,就更是如此。
卫霍拍掌赞道:
“好,不愧是孔子的门徒,果然名师出高徒!”
“看不上亭长也是对的,毕竟那种最底层的小官,工作繁琐,能学到的东西也不多。”
“对于普通人确实不错,但对于你确实是浪费时间了。”
“既然你是鲁国国人又愿意为国效力,那我这里有一份工作,正好适合你!”
??!!
等等,怎么就适合我了?
拜托,我上面说的全是推脱,难道你听不出来吗?
李潇都有些懵了,原来留自己下来是要给自己安排工作?
不过卫霍并没有直接说出这份工作,而是话锋一转说起了刚才的事情:
“知道为什么刚才东门英和姓邓的百夫长,我都没有狠狠的处罚吗?”
李潇迟疑着开口:
“额,这尚书大人的心思我怎么敢揣测。”
卫霍也没有打哑谜,直接说道:
“是因为鲁国最近十分的不安稳。”
“虽然两人都是小小的百夫长,但是后面牵涉的,却不仅仅只是两个小小的百夫长那么简单。”
“东门英的大哥是一个掌管了3000兵马的下都尉,而姓邓那小子,虽然没有太多背景。”
“但是当年他们立了大功,和他一起的许多兄弟或是成了百夫长,或是成了千夫长。”
“要是我重罚了他们两个,弄不好就会在这些人的心中生出什么嫌隙。”
原来如此。
这是怕动了小的,来了老的。
不过即使如此,堂堂一国的尚书居然如此谨慎,似乎也有些不正常吧?
似乎看出了李潇的疑惑,卫霍脸上露出苦涩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