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明李恪就在后面没有参加这次百姓们的迎接。
李恪,看到了吗,这就是民心!
杜如晦笑容满满道。
他自然也是走在最后面的。
不像李承乾等人骑着马在最前面接受欢呼。
本来还替李恪有些不开心,感觉李恪失去了一场被认可的盛宴。
但是现在看来,是自己想多了,就算李恪没有出场,功劳依旧被百姓们熟知。
也许吧。
李恪摇头轻笑道。
也许是百姓们真的记得自己的付出。
但也可能是邢和璞的意思,煽动百姓们的记忆。
人都是健忘的。
如果李恪不在现场,百姓们可能是不会记得李恪。
但如果有人在现场中提起,高呼李恪的大名,那可能就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在今天之前,邢和璞就建议过李恪要一同跟随大军接受百姓们的欢呼,获得该得到的名声。
不过朝廷似乎没有这个意思,李恪也懒得理会,也就没有提出要一同走红地毯的想法。
后面邢和璞则是和杜妙颜商量,所以现在对李恪的欢呼,一开始可能是邢和璞的主意。
回头我给你选个日子。
封王的庆典一定要举办才行。
杜如晦小声说道。
看着现在百姓们的热情,他觉得一定要将这种光荣展现出去。
让更多的人知道李恪封王,奠定李恪日后的地位。
听岳丈的安排。
李恪点点头,淡然说道。
与文武百官一同,跟随着众人一同进城。
......
皇宫,太极殿。
享受百姓们的欢呼之后,李承乾与李靖等人分别,返回皇宫,面见李二。
儿臣拜见父皇。
这么久不能在父皇膝下尽孝心,请父皇责怪。
李承乾哽咽开口。
他已经回到东宫换了衣服。
现在已经回归,不适合再穿战甲。
这些天......辛苦你了。
李二沉声道。
大手重重在李承乾的肩膀拍了拍。
看李承乾的样子,就知道成熟了不少。
而且脸上的那道伤疤相当明显,可见此行危险。
一切都很好,都让自己很满意,都是自己值得骄傲的。
唯一不满的,可能就是玄甲军消耗太多,就剩下六千了。
不辛苦。
这是儿臣应该的。
李承乾连连摇头。
言语间,依旧还是带着哽咽。
嗯......有这种想法父皇很欣慰。
去吧,去和你母后聚聚,晚上再参加宴会。
李二满意点头。
作为大唐的子民,就应该有这样的精神。
为了大唐的安稳,这些付出都是应该的。
好的,那个......
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