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九哄好小家伙,这才与村长等人寒暄起来。
“村长叔,我婶和小侄子们怎么没来?”
“小孩子嘴巴不严实,我怕他们不小心将庄子的事说出去,便没带他们,让你婶和亲家母在家看着他们了。”
说着又指着身边的年青人对苏九道,“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家老二,大名叫李全。”
说完又看向那个似乎要比他小一轮的中年人道,“这是我家亲家公,小二的岳父,之前老大媳妇应当和你提过一嘴的,那都是老婆子自作主张,你要是为难便不作数,亲家公也能理解。”
苏九笑了笑,“村长叔还不知道我吗?我何时为难过自己了,我的确要开新铺子,也用得着人手,只是能不能留下来还要凭他们自己的本事。
这话我说在先,叔您也别怪我不给面子。”
村长听她这意思,就知道苏九之前说的给他们一个机会的话还算数,能有这样的结果,对他们来说已经挺满意。
于是,十分干脆的道。
“是这个理,你有什么要考他们的,尽管考便是。”
苏九也没耽搁,随口问了两人几个问题,分别听完二人的回答心里也有了成算。
这当过掌柜的的人到的确不太一样,处事手段更加圆滑老道一些。
苏九对两人还算满意,当即便与二人签下聘用的契书。
并且让先回府城处理完以前的差事,然后帮她在府城物色铺子。
他们二人在府城久了,人脉基本上都在那里,苏九也不打算让他们回镇上经营,反而是留在府城更适合他们。
翁婿两人听到还能留在府城也很高兴,村长那亲家公虽不说,但故土难离,谁都明白。
临走前,苏九将两人叫进书房,拿了二千两银票当着李全的面交给他岳父。
他岳父姓邱,拿到银票的那一刻,两只手都在哆嗦。
即便,当初茶楼生意最好时,经过他手的银子也不会超过百两,他哪里见到过这么多银子。
何况,才见一次面,苏九就敢把这银子交到他手中,可见苏九的格局,也让他感到自己被信任的激动。
“这银子你们带去府城,我打算在府城开个酒楼,这次回去后,你们多留一意下府城那边的铺子,有合适的就买下来。
钱不够往回捎信就是但铺子一定要尽心,格局要大气,地段也要好,不用在这上面省钱,明白吗?”
邱掌柜连连点头,他从小二做起,直到做到茶楼的掌柜,摸爬滚打几十年,这些东西不用苏九叮嘱他也犯不了糊涂。
但苏九既然说了,邱掌柜还是认真的作了一揖道。
“苏娘子放心,小的别的本事没有,在府城多少还有一些人脉寻一间好些的铺子肯定没有问题。”
李小二也跟着点头,这点他能替自家岳父做担保。
初五,苏九镇上的铺子开张,王氏和张迎春照常去铺子里上工。
苏九也踩着午时的尾巴上带苏睿去走了个过场。
按理,这新年伊始这铺子应当不忙才是,但苏九过来时却发现里面坐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