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的结果出乎临渊王的意料。</p>
据派出去的人回报,产枣的果树高约六丈,一棵树便可产果约五六百粒。</p>
关键是这种果树在绿洲并不稀有,一片绿洲就将近有二三十棵。</p>
原来李棠所说能解燃眉之急是确有其事啊。</p>
临渊王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自己的侄儿,李棠对环境的洞察力可谓行军之宝。</p>
话说回来,其实那果树也不是李棠偶然发现的。</p>
是李棠根据沙匪的记忆,他们的记忆中拿此树的果子酿酒, 并且会拿这种果子混入大麦之中,制成一种糊糊食物。</p>
李棠实地采集时,发现这种果子直接作为应急军粮也并非不可,于是他便向临渊王提出这个想法。</p>
三日之后,解救的人质回归了村庄,为了报答救命之恩, 他们直发为营寨送来两车大麦。</p>
临渊王起初并不想收,因为他知道, 这些村民被沙匪掳走沦为奴隶之时,想必村庄已经被掠夺过。</p>
这两车大麦显然是他们最后能拿的出的粮食,如果自己收下,这些村民可能就要忍饥挨饿了。</p>
临渊王自认为不算什么仁德的统帅,但他深知不可竭泽而渔。</p>
心意已到,粮不可纳。</p>
临渊王亲自送走了送粮的村民,采集果子的人回来后,临渊王下令朝目的地鹤拔山进发。</p>
这鹤拔山乃是一道天堑,隔绝着寰州与降神大漠。</p>
此山之巍峨陡峭,超乎寻常。</p>
山顶覆盖着白雪,宛如一只白鹤盘旋,又鉴于此山高高拔起,姑唤名鹤拔山。</p>
起初翻越鹤拔山奇袭西域的计划,临渊王乃是当即反对的。</p>
因为这样风险太大,鹤拔山作为天堑,能够隔绝西域,自然也能隔绝大封。</p>
此山乃是中立的屏障, 对任何一方都不会网开一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