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她的眉头一蹙。
百科里有个关联人物,陈观南(前夫)B城电视台记者,策划人,现任B城卫视驻J国首席记者。
十分钟后,叶校猛吸了一口气,她这算不算是吃到偶像的瓜?
吴耀醒来的时候,叶校已经关掉了手机,面色如常地看电脑。
他问:“你都不累的吗?”
叶校淡淡地道:“还好,你休息好了吗?好了就走吧。”
*
接下来的半周,一如既往地忙碌,早出晚归,风餐露宿。
但两人又在工作中起了极大的分歧。
吴耀想放大王阿姨给女儿买鞋子这件事,他有所指向性地表达出正在上学的女儿,跟在外打工的妈妈要一双家庭负担不起的运动鞋,以此来激化矛盾,增加热点。
叶校坚决不同意,她认为吴耀在刻意引导。王阿姨的女儿并不知道妈妈在外打工如此辛苦,她只是提出想买一双好点的鞋子用来体育考试。
两人在办公室争执起来,吴耀不明白地看着叶校:“有什么区别吗?王阿姨很辛苦,只吃馒头咸菜,省钱给女儿买运动鞋是事实吧,我写的有错吗?”
叶校问他:“你不觉得你的报道有失公允吗?”她再次强调,“王阿姨一直告诉家里人,自己在外面过得很好,女儿不知道母亲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才开口要鞋子的。”
寥寥几个字的偏差,事件的面貌则完全不同。
吴耀看了叶校一会儿,女生的眼神十分坚定,他说:“叶校,你能别在这个时候‘斤斤计较’吗?能显出什么呢?”
叶校盯着吴耀,不说话。
吴耀静默几秒,再次开口:“说句不好听的,我们身上是背着任务的,我报道的也是事实,并没有夸大。”
叶校却寸步不让:“但你在引导舆论。失实的报道能造成多恶劣的影响,还有现在网上的人有多不冷静,你都清楚。不要自作聪明。”
如果这样报道出来,有键盘侠去辱骂那个备战中考的小姑娘,会造成什么后果,谁都没法负责。
吴耀却置叶校的敏感度于不顾,说她去预判还没发生的事,十分没意思,且天真。
两人争论半天无果。
但是吴耀的职级分量比她重,事情最后将如何走向,这两点叶校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