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漫欣赏他的自知之明和坦诚,但也建议:“我们可以组个团队,聘请科学顾问提供建议,这样即可以保持专业性,你也能维护创作独立性。”
这是凭空设想的理想状态,最大的问题是很难组成合格的团队,大陆科幻影视方面如果人才济济,早就不是现在这样的状态了。
杨树看过《流浪地球》,这已经是大陆最好的科幻片,但因为对原着魔改太多,导致了许多硬伤。
《流浪地球》也请了不少科学顾问,都不同意电影里的一些场景设定,最终建议与创意无法协调,以致于这些科学顾问都不愿署名。
所以杨树还是更相信大刘在科幻方面的素养,他是有未来思维的幻想者,也是善于表达的作家,能够协调想象、创作与科学的关系,有能力操杨树没法操的心。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大刘对这份工作很上心,视为自己的使命,10月20号就结束了手头工作联络了杨树。
杨树则在距离砖塔胡同最近的五星级酒店包下了套房,供他工作使用。
同时开始招兵买马组成《三体》编剧组,协助他开展工作。
一连数日两人都整天深谈,几乎废寝忘食,首先要做的就是就《三体》的改编思路达成共识。
前两天杨树大部分时间都在听,将大刘的想法先摸清。
后两天他大部分时间都在说,吧自己的的创作意念表达出来。
接下去的时间,就是一点点磨合,最终拟出一个大纲来。
10月28日,《战士》下部下映,最终票房58.96亿,比《战狼2》高了2亿多,名副其实的华语票房冠军。
如果冯导明年开拍了《长津湖之战》,那么凯哥版的《长津湖》就不会出现,未来不知何时才有作品能够挑战《战士》。
再说《长津湖》只比《战狼2》高了几千万,也比《战士》少1亿多。
至于冯导的《长津湖之战》,如果他想创造奇迹挑战《战士》,就得放弃投机心态,不但得认真拍,还得大手笔投入,缺少真诚是没戏的。
从这一天开始,就不断有媒体问杨树:“以目前电影市场状况,似乎短期内很难有作品能超越《战士》,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杨树除了用眼睛看还能用什么看,他不太愿意回答这个问题,经常笑着耸耸肩了事。
这或许应了那句时髦的话,时代的?粒尘埃,落在每个?头上都是?座??。
他就是这个世界的一座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