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栩思量一番,又与许贯忠、闻焕章交换了意见,最终决定采纳乐和的提议。
至于该如何改革,穆栩事先自是想过,官制他比较倾向于明朝,这个暂且按下不表。
还是先谈下军制,在将历代王朝对比一番,又剔除有色眼光,穆栩得出了一个极为意外的答桉,竟然是宋、清二朝的军制最为先进,只因它们实行的皆是募兵制。
说实话,在初次得到这个结论时,穆栩还以为是哪里出了问题,急忙又重新做了比较,才发觉是他想差了,并非是宋、清二代的制度不行,而是在执行过程中出了问题。
先说宋朝,宋朝的募兵制在建国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一方面为北宋提供了较好的兵源,另一方面限制了将领的军权,防止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局面再次发生。
到了宋真宗以后,每逢遇到灾年,为了防止百姓造反,宋朝政府便大肆扩充军力。可募来的兵不是老弱病残,就是泼皮无赖,他们训练松弛,无组织无纪律,战斗力很差,且对北宋的财政负担极重。
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募兵制的初衷,再加上宋朝对武将的防备太过矫枉过正,经常用文臣统御武将,外行领导内行,其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
最后果然自食恶果,在面对辽、金、元时败多胜少,最终灭亡。
再说清朝,清朝的募兵制本来没有问题,但偏偏清朝的统治者乃异族出身,为了能更好的统治汉人,他们便将八旗制度凌驾于募兵制之上,对外征战使用八旗兵,对内镇压百姓使用绿营。
因而可以这样说,清朝的募兵制天然就是畸形的,这般做的后果,往往是两头都不讨好。八旗军战力下滑时,绿营也不堪大用。
所以当太平天国起义时,清政府能依靠的,只有地方汉人组建的各种团练。到了近代,与外敌作战,更是屡战屡败,以至丧权辱国。
当然,募兵制在封建时代,也并不是完美无缺,这个制度的弊端在于,若没有一个很好的监察体系,比较容易出现吃空饷等行为,严重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但不管怎么说,相较于府兵制、军户制等制度,募兵制还是比较先进的,又比较合事宜,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使得普通百姓基本上没有兵役负担,保证了农业生产,同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穆栩现在考量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尽量激发军队的战斗力,二是建立一套军中监察体系。
前者,他准备作出严格规定,实行文武分制,提高士卒待遇,并在此基础上,在募兵制之中,加入秦时的军功爵制。
通过明确划分出,各级爵位在军队和地方所能享受的待遇,以此来激发士卒的战斗之心。
而后者,目前倒不是太过紧迫,他的初步打算是,以后慢慢引入后世的宪兵、政委制度,用此来确保军队的纯洁性和纪律性。
当穆栩就军功爵制,征询许贯忠三人意见时,三人反应各不相同,许贯忠持观望态度,闻焕章反对,乐和表示赞同。
闻焕章的意思是,“使君,非是小生不知军功爵制的好处,可若想施行此制,就必须面临一个难题,土地哪里来?
秦时的军功爵制,除了提高了军人待遇外,最重要一点便是,打破了旧有的土地制度,让士卒可以通过军功,来获取土地。